- 其他回答(1)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廢棄混凝土再生骨料
廢棄混凝土的再利用最早開始于歐洲,1976年,以當時的西德、比利時和荷蘭為主成立了“混凝土解體與再利用委員會”,開始研究廢棄混凝土的消化與再生利用,并且將廢棄混凝土再生骨料用于高速道路等實際工程。美國從1982年開始承認將混凝土廢棄物作為混凝土的粗、細骨料,并將相關的性能實驗方法與條款寫進了有關規范,并在部分地區制定了使用再生混凝土鋪筑道路時的條件與實驗方法。日本建設省于1981年開始啟動“綜合技術開發工程———建設工程中廢棄物利用技術的開發”,期間進行了一系列以廢棄混凝土作為再生骨料的試驗研究,到1986年3月,針對土木結構物制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設計施工指針(草案)”,將廢棄混凝土作為再生骨料的研究已經開始走向實用化階段。
日本對廢棄混凝土的處理方法是將其破碎成直徑約40mm的粒狀,采用300℃高溫加熱,使粒料相互混合、摩擦,骨料及骨料外圍粘附的水泥組分變成粉末完全分離,所產生的水泥組分用于地基的改進材料,分離出的骨料可與天然骨料一樣用于結構物,達到100%的回收利用。
廢棄混凝土的再利用最初主要用于填埋基礎、路基等,用作混凝土骨料的研究時間還不長,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圓滿的解決。例如,建筑物解體時鋼筋與混凝土的分離技術,破碎后的混凝土中原有的骨料和硬化砂漿塊的分離技術。如果原混凝土的強度較高,則其中的骨料和水泥砂漿塊可以同時破碎作為再生骨料,但是,如果原混凝土的強度較低,則其中的硬化水泥漿體或砂漿很難形成微粉或微粒,難以利用。同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結果表明,與普通混凝土相比,使用再生骨料的混凝土需水量增大,強度、彈性模量降低,收縮增大,抗凍性等性能也有所降低。再生骨料替代率控制在30%以下,則混凝土的性能沒有明顯降低。如何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根據測算,我國每年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達4000萬噸,而僅僅從在建工程所做的試塊來說,每年的垃圾就達250萬噸左右,這些垃圾目前只簡單地作一些填埋,這無疑造成了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對能源的巨大浪費。利用廢棄混凝土做再生骨料,將是充分、高效、經濟利用建筑垃圾的好途徑。我國目前少量利用再生骨料制作的混凝土一般用于基礎、路面和非承重結構的低強度混凝土,多數廢棄混凝土尚未得到較好的再生利用。
由于利用廢棄混凝土做再生骨料,需要一系列的加工和分離處理,在現階段成本可能很高,在我國這種現象可能更加明顯。這些都妨礙廢棄混凝土利用的進程,但如前所述,廢棄混凝土的利用從保護環境、節省資源的角度有重要的社會效益,需要國家從政策上給予支持。
- 回答時間:2007-04-02
查看更多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