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回答(3)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幕墻發展了二十年,什么是幕墻?玻璃幕墻和窗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做幕墻而不做窗?幕墻比窗好在哪里?這些問題看來幼稚,但這是最初始的問題,我們又回歸到了事情的出發點。建筑師如何想這些問題我不清楚,我估計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理由:首先是建筑立面外觀的要求,要與傳統的窗的立面有所不同,而要求大面積的整體的外圍護平面或者曲面;其次是建筑采光的要求,要求有更大的窗墻比和通透性;第三則是高層、超高層建筑或者體量大的建筑在建筑安裝施工的簡約化和工業化,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施工效率和速度等等。由于這樣的原因,帶來了窗到幕墻的轉化,因此而導出幕墻的一系列的結構、構造、工藝、性能上的新的系統的建立。由此而應討論的便是窗和幕墻的根本的、本質的區別是什么?從結構上講,幕墻是懸掛在主體結構之外的連續的外圍護系統,而窗則是支座在主體結構之內的間斷的外圍護系統;從懸掛與支座、主體結構之外和之內、連續和間斷這三對矛盾上分析,窗和幕墻的區別是明顯的、易區分的。當一項建筑的立面并不要求、也不適合設計成連續的、大片的、大通透的情況時,搞玻璃幕墻也就不是必要的了。所以建筑幕墻的第一項自我反省,那就是將窗作為對手,作為對比,也是必要的、必須的。很可能建筑外圍護也會形成一種“窗一幕墻一窗”或者“幕墻一窗一幕墻”的發展過程,兩者互相矛盾、互相推動、互相促進。我并不贊成不分建筑具體特征都是一片幕墻。還是應該選擇適合的、值得的,才是合理的。多樣化才是世界的本性存在。
帶窗的建筑外圍護系統,其實是一種復合結構、組合的構造形式。在非采光部分,如豎向的窗間墻、橫向的窗臺等部分,以及窗框、窗扇的金屬材料;采光部分則為玻璃。在非采光部分的結構受力、隔熱、保溫、防水、隔聲、防火、節能等等方面,一般都比玻璃幕墻要好且造價低廉。由于擴大了窗墻比,提高了采光與非采光面積比,由窗進而大面積窗再到幕墻,則增加了采光部分和弱化了的非采光部分,必須采取配套的技術措施投入,才能改善功能。例如窗間墻、窗臺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或條板,其熱傳導系數僅為0.2,而單片鍍膜玻璃K值僅有5.9W/m2K,中空玻璃為2.5、低輻射(LOW-E)中空玻璃也只達2.0。而非采光鋁板保溫棉K值可降低但造價增加很多。由此觀之,整體的外窗系統的性能價格比(投入產出比)應較幕墻合理。并非所有的建筑外圍護系統采用幕墻系統就是先進的、合理的。這僅是建筑幕墻第二個要自我否定的題目。將性價比作為評估參數、使用功能設計規定要求達到同一水準,幕墻與窗同時放在建筑外圍護系統的同一比較線上,進行兩者比較和選擇才是合理的。除非在建筑立面外觀上有完全不同的風格要求,則是另外的話題。
- 回答時間:2006-11-24
- 建材網友
- [106418]
幕墻是安裝在主體結構外的外圍護構件,接面材可分常見的有:玻璃幕墻,石材幕墻,鋁板幕墻,陶瓷幕墻等
- 回答時間:2006-12-11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幕墻的制作是經過多道程序制作 幕墻并不是很好 很容易變形的
- 回答時間:2008-09-15
查看更多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