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鋁合金上“長”陶瓷
- 評論:0 瀏覽:2005 發(fā)布時間:2006/4/29
-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鋁鍋、鋁盆、鋁勺等等鋁制品,鋁實在是非常普通和常見,不愧為第二大金屬。
純鋁的硬度和耐磨性很差,為了提高鋁材料的硬度,人們將鋁與其它金屬一起,制成了鋁合金如:鋁合金門窗、汽車發(fā)動機的活塞、紡織機械中的高速旋轉的零件。
鋁是活潑金屬,在空氣中會與氧反應在鋁表面生成一層氧化物保護膜,這層保護膜雖然使鋁的耐磨性有所提高,但還是達不到人們的要求,為了提高鋁的耐磨性,于是采用了微弧氧化技術來處理鋁合金。
微弧氧化技術是80年代新興的一項高新技術,經微弧氧化技術處理的鋁材料,具有很好的硬度、耐磨性和絕緣性,可以應用在航空航天,民用工業(yè),裝飾材料,科學儀器中。
微弧氧化法首先是在鋁的表面生成一層薄薄的氧化鋁。由于氧化鋁不均勻,在某些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會被幾百伏的高壓擊穿,擊穿的這一區(qū)域內溫度驟然增高,將液體氣化,形成一個瞬間的高溫高壓等離子區(qū)。
鋁在等離子區(qū)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仍然按部就班地與氧結合。但生成的氧化鋁分子不再是東一個,西一個,隨意地在空間搶占自己的位置了。每個氧化鋁分子都被安排好了自己的位置,各個分子對號入座,形成了有序的空間結構。
在這個小區(qū)域內,重新生成的氧化鋁,要比原來的氧化鋁厚。于是,高壓就會在其它更薄的地方擊穿,發(fā)生相同的反應。最后整個零件被這層氧化膜包裹得嚴嚴實實。用顯微鏡觀察氧化膜與鋁的交界處,是呈鋸齒狀的。這說明氧化層已滲透到鋁中,就象從鋁材上“長”出來的一樣。
經檢測微弧氧化生成的鋁薄膜不僅微觀結構與陶瓷類似,性能也相似,致密堅硬,而且硬度更高,耐磨性也好。因此,科研工作者形象地稱鋁合金上長出了“陶瓷”。
經微弧氧化處理的零件,生成的氧化膜不僅耐磨,而且與鋁結合緊密,大大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壽命。對形狀復雜的機械零件微弧氧化處理得更是得心應手,可以形成厚度均勻的陶瓷膜。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