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歐盟共同能源政策制易行難
- 評論:0 瀏覽:1593 發布時間:2007/3/29
本月在布魯塞爾結束的歐盟春季首腦會議,重點討論了歐盟的所謂"共同能源政策"。一年前的歐盟春季峰會正式提出了"共同能源政策",{TodayHot}其中包括建立統一能源市場、加強跨境整合和監管、開展"能源外交"等多項舉措。
雖然這項政策過去一年來被歐盟視為工作重心,但多方掣肘使得政策落實的前景并不樂觀。"內部市場"有阻力整合內部能源市場是歐盟多年的目標。去年11月4日至5日,由于德國有關方面因故切斷了兩條高壓輸電線,德國、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等一些西歐國家遭遇大停電,數百萬民眾的電力供應中斷。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驚呼:"要讓這一漆黑之夜成為歐盟電力改革的指路明燈。"隨后,拆分大型能源企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歐盟委員會今年1月公布的新能源政策動議,要求對歐盟一些大的能源企業按照生產、傳送等經營活動內容進行拆分,以提高內部能源市場的開放程度,加強競爭。但這一提案始終遭到法國等國的反對。法國認為,{HotTag}自己現行的體制足以保證市場向競爭者開放,無需采取過于激進的行動。本次歐盟峰會就此達成了一個妥協方案:同意對一些大的能源企業按照生產和輸送等經營活動內容實施"有效拆分",在維持所有關系的前提下實現經營獨立。
而這離統一內部市場的目標相去甚遠。"能源外交"玩不轉去年初,俄烏天然氣之爭對歐洲產生了深刻影響,致使歐盟全面審視其能源戰略。今年初,"斗氣"事件又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之間發生,使歐盟再度感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v觀2006年歐盟的外交行動,可以清楚地看到"能源外交"的脈絡。通過與中東、海灣、南美、俄羅斯等地區和國家的雙邊和多邊協議框架,加緊構建能源安全網絡,是歐盟確定的"能源外交"重點。
然而,歐盟的外交攻勢并未取得實效。歐盟一直希望俄羅斯能夠簽署《歐洲能源憲章》,為東西歐之間的能源投資、貿易和輸送確定法律安全框架。但俄羅斯以《歐洲能源憲章》過于偏重能源進口國的利益為由,至今沒有確認這一憲章。"環保先鋒"不好當去年,溫室氣體對全球生態破壞初步顯現:挪威峽灣首次冬天無冰,北極冰山部分融化,歐洲許多地區花卉提前綻放等。溫室氣體減排成了歐盟今年能源新政中最敏感的話題。經過兩天的討價還價,本次峰會設定了兩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20年,歐盟單方面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至少削減20%,同時將可再生能源在歐盟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歐盟愿意成為"環保先鋒"。上述目標雖然都帶有強制性,但能否實現仍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