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揭開家裝設計師拿回扣的行業潛規則
- 評論:0 瀏覽:1896 發布時間:2007/3/14
驚心!參謀緣何成“黑手”
負責家居設計的設計師陪同業主買材料,本來是因設計師對材料的品質、顏色搭配較精通而為業主當參謀,{TodayHot}怎知他在業主歡天喜地回家后,轉身就和材料商結算這筆交易的“回扣”?
雖然全國的大小媒體都曾對設計師吃“回扣”的黑心舉動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曝光,但是很多消費者對此仍不甚了解。某業主在裝修完后不久偶然知道了設計師吃材料回扣的蹊蹺,無奈感嘆家裝業“水太深了”。
百余平米房子安七十個燈
“我為這套房子的裝修沒多費心,而把空間留給裝修公司,讓他們去發揮的。”業主表示,和公司簽的是包工不包主料,主料自己買,報價四萬八,并且他沒有采取分批次付款,而是很爽快地把錢一次性交清了。
對設計師的要求只有兩點:簡潔、大方,其余細節任由發揮。效果圖畫出以后,老周基本滿意,裝修公司就施工了。{HotTag}不久后,設計師告訴業主說要買主材,并自告奮勇一起買。挑了個假期,按所需把該買的材料買齊了。
“我知道我表現得太爽快了,并不是因為我闊綽,真的是不想多費精力!崩现芑貞浀。裝修完后不久,家里某盞燈壞了,該業主就把鎮流器拿到材料商那里換修。當時老周只是隨口說道:“不知道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怎么就安了七十個燈,數量越多,出現個把燈壞掉的幾率也越高埃”老板笑著接話茬:“多設計一盞燈就多得一份錢嘛。我這給他(設計師)每盞燈都有好處的。”
一語驚醒夢中人。再回憶起買材料時的情景:兩家店品牌、款號一樣時,設計師偏不買先看中的,要把他拉去另一家;和鄰居閑聊時發現,請這個設計師做的另外兩戶,材料都差不離在相同店里買的。
業主覺得,設計師利用他的信任在背后搞這一手,令他不無失望。
回扣是對公平的破壞
不止這一位業主,如果您稍微留意一下,就知道很多人在經歷相同的遭遇。在網絡論壇上,對于設計師拿回扣的討論從未消失于人們的視野中,“同病相憐”的業主們對此或憤慨,或無奈。
像他一樣,許多業主在發現后去跟從事裝修業的朋友打聽,才知道這在行業內是“潛規則”,而不是單個行為——相當數量的設計師都拿回扣,甚至回扣所得收入超過他每月的薪水。
很多業主認為,設計師和材料商的勾結欺騙了消費者,消費者的利益被損害了。但我們也可以聽到設計師這樣的辯解:“你們自己去談,價格也是砍不下來的。我幫你們談,你們獲得了便宜,我從材料商那里拿一點好處不也是應該的?又不是拿你的!
從表面上看,好像是這么回事:反正業主自己也談不下價格,不如讓設計師談,最后業主能少出點錢,材料商吃點虧。但理性的業主卻一針見血地指出:“‘買的沒有賣的精’。為什么材料商寧愿被設計師瓜分掉部分利潤,也不愿返利給消費者?因為消費者不能像設計師那樣帶給他穩定的客源。所以,這兩者就勾結起來!
當業主為了圖便宜而去縱容設計師拿回扣時,就等于縱容了對公平的破壞。當建材商越來越將設計師看作戰略資源進行瘋狂爭奪的時候,那么這種費用必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在建材行業利潤空間被不正常地擠壓的情況下,各種坑害消費者的情況便難以避免。
律師說法 法律嚴懲收回扣
《反不正當競爭法》和《關于禁止商業賄賂行為的暫行規定》中對回扣有著明確的解釋,回扣既不入賬,也不納稅,屬“黑色收入”,一旦司法界定確屬回扣,且數額較大,其可能因觸犯“商業賄賂罪”的罪名而面臨刑事處罰。無論從行政處罰的規定或者刑事處罰的規定看,都顯示出我國法律法規嚴厲禁止這種行為,行為人一旦違犯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