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中國鐵礦石進口企業或再減27家
- 評論:0 瀏覽:4022 發布時間:2007/2/27
- --鐵礦石進口資質標準初定70萬噸
專家:應盡快結束內耗
昨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進口鐵礦石工作委員會在南昌召集70家鋼廠舉行的會議似乎沒有什么成果。相關人士告訴記者,70家鋼廠大小型企業利益格局各有不同,使得大家在進口鐵礦石資質標準上爭論不休。據了解,通過此次會議討論,中鋼協可能初步將去年鐵礦石進口量在70萬噸以上的企業列為明年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企業,如果按此實行,中國進口鐵礦石企業將從目前的118家 減少到91家。
大小鋼廠“眾口難調”{TodayHot}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會議上,大型鋼廠的代表一致認為應該縮減國內鋼鐵企業的進口數量,提高鐵礦石進口門檻,而另一方面與會專家學者則提出應該給予中小鋼廠在進口資質方面以發言權,畢竟中小鋼廠也是中國鋼鐵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眾多中小型鋼廠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量也不是小數目,如果失去進口資質,在企業生產經營方面將失去部分自控權,必須找擁有進口資質的貿易商代理,從企業發展角度說中小型鋼廠對{HotTag}“壓縮進口企業數量”的建議自然不是很愿意;而大鋼廠希望減少進口通道穩定進口鐵礦價格,一致對外,有利于明年的鐵礦石談判,所以雙方利益不能很好調和。
此前五礦商會初步確定了貿易商進口鐵礦石資質標準,即2005年進口鐵礦石數量70萬噸、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具有港口堆場等存儲設施或國外擁有礦山投資等。據記者了解,不少貿易商對此并不以為然,同樣也是“砍誰不砍誰的問題,眾口難調”。
進口企業數量或再減
此次會議對鋼鐵企業的進口資質標準是否形成文件記者尚無法知曉,但據與會人士透露,資質可能也定在去年進口量在70萬噸以上,對企業的產能也會有所要求。
根據相關統計顯示,2005年1月至12月,進口鐵礦石在70萬噸以上的企業只有91家,與現在擁有資質的企業118家,有不小差距,如果真正按照70萬噸的資質執行,意味著有大概二十多家企業將失去進口資格。據悉,中化集團、河北邢鋼等一些企業去年的進口量都不足70萬噸。而對于幾家企業共同申請一個進口資質,業內人士稱此行為不具可操作性。
有消息人士稱,中鋼協可能會先訂出進口資質標準而不會立即實行,估計要等到新一年度國際鐵礦石談判開始時配合實行。中鋼協目前與五礦商會主要是在做鐵礦石進口合同備案工作,嚴格控制鐵礦石向國家明令淘汰的企業流進,對在國內倒賣進口鐵礦石的鋼廠一經發現就將取消其資質。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撰文指出,由于許多企業進口鐵礦石,中國在進口鐵礦石過程中的規模優勢難以轉化為議價優勢。國內大型鋼鐵企業與中小鋼鐵企業在談判的受益程度與違規成本并不對稱,中方參與鐵礦石談判依然面臨著來自內部的“攪局”壓力。
白明認為,年初,澳大利亞FMG公司又與6家中國鋼廠簽訂了每年共計640萬噸的鐵礦石長達10年的供貨協議,更將增加中方的談判難度。因此,規范鐵礦石進口的貿易秩序不僅僅要控制進口鐵礦石企業的數量,而且更要規范有資格進口鐵礦石企業的行為。否則,即使中國只有兩家企業有資格進口鐵礦石都會存在著議價的“內耗”約束。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