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有色金屬業將面臨出口退稅下調之困
- 評論:0 瀏覽:2784 發布時間:2007/2/27
2006年下半年可能出臺新的出口退稅政策,退稅率下調的重點仍是有色金屬產品。企業的優勝劣汰將加劇。
綜合媒體8月24日報道,2006年下半年可能出臺新的出口退稅政策,退稅率下調的重點仍是有色金屬產品,銅、鋁、鎂等大部分半成品的出口退稅率可能全面下降。調整出口退稅對于有色金屬企業來講無疑是一個利空因素,一旦出口退稅率如市場預期那樣調整,將會直接增加被調整行業的出口成本,對出口企業來說收益必然減少,出口企業的優勝劣汰將加劇。因此,銀聯信分析師提醒銀行,對于有色金屬行業應謹慎授信。 {TodayHot}
上半年出口形勢穩定。06年上半年,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277.31億美元,比05年同期增長24.7%。但由于一些品種的價格及出口退稅影響,部分品種進出口有所下降,其中精煉銅進口量下降,出口量增加;電解鋁進出口量下降,鋁材進出口量增加。
據統計,1至6月,中國進口精煉銅41.48萬噸,比05年{HotTag}同期下降42.4%;進口銅材53.61萬噸,比05年同期下降1.1%。此外,電解鋁進出口量下降,鋁材進出口量增加。精煉銅進口下降主要受國際銅價居高不下的影響,而出口的大幅增加則主要由于銅冶煉產能的上升。電解鋁進出口下降則是國內產能的釋放以及出口征稅影響企業出口積極性造成。此外,由于國內鉛、鋅礦資源的緊缺,鉛、鋅出口量及鉛精礦進口均大幅度增加。
降低出口退稅率箭在弦上從2006年6月份開始,市場上一直有這樣的預期,出口退稅已箭在弦上,政策出臺只是時間問題。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方向是明確的,調整范圍也基本鎖定--調低高能耗、低增加值、高污染、技術密集度低、對促進就業貢獻度低的行業。
隨著中國貿易量不斷增加,退稅給財政帶來越來越大的負擔,而降低出口退稅率可以節約財政資源。同時,貿易摩擦逐步升級也使我國不得不考慮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目前中國已進入外貿沖突的多發期,外貿環境呈惡化趨勢,不僅是對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的外貿沖突增多,對巴西、墨西哥、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摩擦也呈上升趨勢。
下半年可能出臺新的出口退稅政策,退稅率下調的重點仍是有色金屬產品,銅、鋁、鎂等大部分半成品的出口退稅率可能全面下降。新政策主要對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產品及資源性產品全線調整。這將對有色金屬行業的結構調整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出口數量較大的大型企業受影響最大,而且對國內市場的產品價格也會產生影響。有色金屬的出口退稅調整本來應該在7月1日實施,但由于企業對一些調整反應強烈,因此具體調整時間遲遲未定,據悉,最初計劃鋁的半成品等品種出口退稅稅率從13%下調至5%。
銀聯信分析
調整出口退稅對于有色金屬企業來講無疑是一個利空因素,而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出口退稅勢在必行,一旦出口退稅率如市場預期那樣調整,將會直接增加被調整行業的出口成本,對出口企業來說收益必然減少,出口企業的優勝劣汰將加劇。
因此,銀聯信分析師提醒銀行,對于有色金屬行業的授信不能一概而論,應有的放矢,對于以下企業的信貸則應慎之又慎。
首先,出口退稅率若如市場預期那樣調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些行業減少出口轉為內銷,另一些主要從事出口的低附加值企業將退出這個行業,而此類企業應是銀行信貸能避則避的對象。
其次,該項調整將對出口比例較高的相關公司產生較大的影響。降低出口退稅率將減少其毛利率,進而影響企業利潤,負面影響不容小覷,建議銀行謹慎行事。尤其是以初級加工產品為出口產品的企業,影響將更大,建議銀行盡量加以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