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有色金屬高價引發資本暗戰 采礦權價值被嚴重低估
- 評論:0 瀏覽:2740 發布時間:2007/2/27
事實上,由日益攀升的有色金屬價格引發的資本暗戰,其背后是各方利益角逐。
今年3月,強勁的需求推動使鋅價13年來首次追平了鋁價。9月12日,瑞典的鉛鋅礦業公司Lundin Mining表示,未來5年鋅價將保持在每噸2000美元以上。9月27日,上海金屬現貨鋅報價每噸分別為0# 29400~30500元(人民幣)、1# 29300~29400元。今年1-7月,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現貨和三{TodayHot}個月期貨鋅平均價格分別為2848美元/噸和2829美元/噸,分別比2005年同期平均價格上漲122.5%和118.6%,為同期六種主要有色金屬價格漲幅最大者。
價格的增長必然帶動礦業開采,以及由此引發的資本涌動。
一位熟悉礦業生態的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專家分析說,在價格高企、利潤豐厚的情況下,小規模的采礦,其低劣的技術、粗放式的經營,已經讓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受到威脅。“市場已經給了礦產資源一個新空間,資本的開放也沒有問題,但探礦技術和采礦安全,成了地方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HotTag}的主要障礙。”
該專家還表示,由于操作細節不明確,實際產量不明晰,包括地下礦產規模、含礦貧富程度不易量化,很容易讓這一領域變成腐敗的溫床,導致國有資源財產流失。
而圍繞礦的探礦權和采礦權,一直存在著各種利益的爭奪。獲得探礦權就能優先獲得采礦權,擁有采礦權就擁有了“暴利金庫”。據不完全統計,中國15萬個礦山企業中,僅有2萬個是通過市場機制取得采礦權的,這一現狀,讓中國目前的絕大多數礦業企業,其“采礦權”所體現的資產價值普遍被低估。
近期,四川冶金地質勘察院拍賣了兩宗鉛鋅礦探礦權,其中鉛鋅礦資源量56萬余噸的爾呷地吉,起拍價就達2億元。相對于前文中所述礦廠的200萬噸儲量、1500萬元價格,已屬“天價”。
現實的狀況,需要一個礦業權的標準評估機制,才會在一定層面限制私礦暴利、國資流失。
而為了規范礦業權出讓價款評估委托行為,國土資源部近日決定:凡2006年8月7日以后,由國土資源部批準有償出讓的探礦權、采礦權,其礦業權評估將由國土資源部公開選擇評估機構承擔,評估費用由國土資源部承擔。國土資源部儲量司有關負責人稱,此舉是該部“治理商業賄賂的重點領域”。
更進一步的消息是,“十一五”期間,中國將全面實行礦產資源有償取得制度,煤炭行業將作為試點率先進行改革。近日,醞釀已久的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方案,已由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達成一致意見,并上報國務院。“與石油被征‘暴利稅’相同,通過拍賣采礦權收取權利金,而這筆資金將歸國家所有”。
對于民間資本而言,最新修改并將于明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合伙企業法》,則給私募資本介入采礦業帶來了機遇,“有限合伙人只需出資,不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而技術人員則可以用勞務、技術等出資,承擔無限責任并執行事務。”新《合伙企業法》主要修改者、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告訴《財經時報》。
礦權市場化成趨勢
山西:7月,山西省在太原拍賣探礦權共計12處,成交10處,成交總額1415萬元。此次探礦權拍賣是以鐵礦、銅礦和錳礦為主體。去年8月,該省首次采用公開市場運作方式,推行采礦權和探礦權有償拍賣。
山東:9月初,山東省開始對探礦權實施分級管理。對無風險礦產,不再設置探礦權,直接采取招拍掛方式出讓采礦權;對低風險礦產,采取招拍掛方式出讓探礦權;對高風險礦產,仍以行政審批方式設置探礦權。新出讓的礦業權,凡有競爭性的,一律實行招拍掛有償出讓,到期礦山全部實行有償延續。
貴州:為防止礦業投資過熱,9月末,貴州陸續暫停了非國家和省重點項目的煤、磷、鋁土礦等礦種探采權、采礦權的新立、擴界等登記申請。
甘肅:9月末,甘肅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指出,對省屬國有地勘單位掌握探礦權但長期沒有投入或不出成果的區塊,將由登記機關依法注銷收回探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