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油價回落為中國建立能源價格市場化機制創條件
- 評論:0 瀏覽:1660 發布時間:2007/2/27
- 近期持續回落的國際油價4日下降至7個多月來的最低點。此間專家指出,油價走勢有待進一步觀望,國際油價若再持續走低將有利于中國推進建立能源價格市場化機制。
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回落,每桶收于58.30美元,為2月16日以來的最低收盤價。 {TodayHot}
市場人士指出,全球原油庫存充足、對美國經濟增速放慢可能導致其原油需求減少的市場預計以及今年美國墨西哥灣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設施并未受到颶風影響,是近來油價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作為石油凈進口國,國際油價的走低有利于其降低進口成本并緩解石化等下游行業的成本壓力。更重要的是,國際原油價格的下降將為中國推進包括成品油價格機制在內的能源市場機制的建立創造條件。
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接受者,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力,近兩年中國在成品油價格上人為地與國際價格脫離,國內成品油價格低于國際成品油價格,國內煉廠承受政策性虧損。 {HotTag}
為縮小與國際成品油價格的差距,去年以來中國已七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并于今年三月推出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方案。根據這一配套方案,中國在適當調高成品油價格水平的同時,建立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適當補貼的機制,并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價格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比例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在國際原油價格高漲的背景下意圖重建符合中國國情的成品油定價機制。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經濟師牛犁認為,國際油價的持續走低將為國內和國際成品油價格實現對接提供機會。
但他指出,目前國際原油供需基本面的情況還不明朗。以美國經濟為代表的世界經濟是否真正開始減速還有待進一步觀望,一些影響國際原油供應的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國際油價仍然存在反彈的可能。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研究員侯繼雄說,與去年平均每桶約55美元的價格相比,目前國際油價仍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價位。同時由于國內成品油需求量仍然保持持續上升的走勢,目前基本不存在大幅下調成品油價格的空間。
據海關統計,今年1至8月,中國進口原油9580萬噸,同比增長15.3%。出口原油415萬噸,同比下降15.9%。全國原油產量為12293萬噸,同比增長1.8%。反映原油產量和凈進口量之和的表觀消費量達到21458萬噸的歷史高位。與此同時,中國成品油進口同比上升25.7%,出口下降21.7%,原油加工量增長5.7%,成品油消費量持續走高。
侯繼雄同樣認為,只有國際油價保持一段時間的持續走低才具備推進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的條件。
劍橋能源咨詢公司高級分析師嚴克風預計,隨著全球主要石油公司可預見的新產能的投入和增加,未來幾年全球石油富余生產能力增速將會超過需求增速。從中期來看,國際油價將出現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