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新型工業化“大戲”開唱
- 評論:0 瀏覽:1629 發布時間:2007/2/27
- “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來自我區工業戰線的一組數據令人振奮:今年1—8月,我區工業實現又快又好發展,效益繼續大幅提高,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33億多元,同比增長16%,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52.2%;實現稅金145億元,增長33%,創歷史新高。
不僅是今年。2005年我區生產總值為2680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完成1010億元,第二產業的增長率達到15.2%,大大高于一三產業的增長率,工業增長對生產總值的拉動高達5個百分點。 {TodayHot}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近幾年來,我區工業化進程在加速推進,為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起到了強大的引領和拉動作用。”多年從事工業經濟工作的自治區主席助理、自治區經貿委主任王永明深有感觸地這樣總結。
事實上,在新疆經濟的各個發展階段,工業都是我區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自治區第六次黨代會對工業提出的要求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根據黨的十六大精神,自治區黨委六屆四次、六次、八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北疆經濟工作現場會議,都對推進我區工業化進程作出了部署。
2005年,自治區黨委組織由黨政領導帶隊的若干個考察組,赴山東、上海、河南、江蘇、廣東、遼寧等工業化發展水平較高的省市學習考察,{HotTag}在為所到之處工業化發展的濃厚氣氛和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的強勁勢頭所撞擊和震撼的同時,對我區工業化發展的現狀進行了認真的審視:全國總體上處于工業化中期中級階段,而我區總體上工業化程度還較低,產業結構不合理、二產比重低,2004年我區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為33.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2.1個百分點。事實證明:工業化方面的差距是我區同全國發達地區的主要差距,也是我區落后于全國發達地區的主要原因。要想實現同步發展、后來居上,只有走新型工業化這條必由之路。
2005年7月,自治區召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工作會議。這是新疆經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在會上提出:新疆經濟工作的重點要實現從農業向工業的重大轉移。“工業化是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支撐。新疆經濟發展的潛力在工業、出路在工業、希望也在工業!”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隨著以“一黑一白”為重點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的不斷推進和天山北坡經濟帶的崛起,我區已經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鋼鐵、煤炭、冶金、機電、輕工、紡織、食品、建材、有色金屬等為主體的現代工業體系,初步建立了一批優勢企業和產業。加快推進我區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已經具備。但對于新疆這樣一個農業大區、資源大區來說,要想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路該怎么走?
“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揚長避短,把我們最具優勢的產業做大做強,走出適應新疆區情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司馬義·鐵力瓦爾地說。
以這次會議為新的啟程的鼓點,一場以新型工業化為“主角”、實現新疆經濟后來居上的濃墨重彩的“大戲”拉開了大幕,加快新型工業化的浪潮在天山南北涌動起來。
石油和石化產業是我區最具優勢的支柱產業,在我區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新疆工業化的進程。去年以來,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在我區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工程、中哈原油管道、獨山子—蘭州成品油管道、烏石化百萬噸大芳烴、塔里木大化肥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或建成,不僅確保了油氣產量的穩步增長,同時提高了油氣資源在新疆加工的數量和深度,使油氣加工的產業鏈條得以延伸,一批下游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順勢而興;與此相對應,獨山子—克拉瑪依、烏魯木齊、吐哈、南疆四大石化基地初具雛型,大型石化項目的集聚和帶動作用已經顯現,在我區形成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石油石化產業集群的目標即將實現。
內地省區在加快發展中面臨的煤、電等資源短缺,恰恰是占全國煤炭總預測儲量40%以上的新疆加快工業化進程的最大優勢和機遇。正是瞄準了這個優勢,近年來神華集團、山東魯能、江蘇徐州礦業、山東新汶、國投集團等大企業、大集團先后來到我區從事煤炭勘探開發和煤電、煤化工基地建設,其中魯能集團投資、總規模為建設1000萬千瓦電廠和年產2500—3000萬噸配套煤礦的哈密煤電基地項目一期工程已完工,展示了我區煤炭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的良好前景,也為主動承接內地高載能產業轉移,走出一條“煤—電—煤化工—高載能產業”一體化路子作了有益探索。
鐵、銅、黃金、有色金屬和稀有金屬礦產資源及特色優質農產品同樣是我區的優勢資源,也是我區新型工業化的重點領域。通過招商引資、調動社會力量,一批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冶煉、加工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隨著國家特大型企業中糧集團進駐我區,高附加值的特色現代農副產品加工業已經興起,環塔里木盆地1000多萬畝林果業基地將結出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增收的“金果果”。
作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載體,以米東新區、石河子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在各地蓬勃興起,成為地方工業發展的“高地”和最大亮點,其輻射帶動作用日益顯現。
“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也是依靠現代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的過程,是招大商、引大資的過程,是推動非公經濟超常發展的過程,伴隨而來的是思想解放、觀念轉變、體制創新、人們生活方式和社會文明形態的改變。”王永明說。
“十一五”期間工業增長速度達到每年17%,第二產業在全區GDP的比重到2010年達到50%以上,力爭本世紀頭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這是新疆新型工業化的奮斗目標。“大戲”已經啟幕,我們有理由相信,具有后發優勢的新疆,新型工業化進程中一定會高潮迭起、好戲連臺。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