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新疆在新能源利用方面有突破
- 評論:0 瀏覽:1845 發布時間:2007/2/27
中油網消息:在前不久召開的自治區新型工業化建設工作會議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參會代表們熱論的一個焦點話題。
早在2005年7月召開的自治區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工作會議上,自治區就將“加強資源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TodayHot}千方百計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確定為自治區未來工業發展的方向,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和發展,新疆的循環經濟發展在新能源利用、節能產業發展和礦產資源節約等問題上,都有了一定的突破。
截至2006年,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新疆風能公司、新疆天風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等已在達坂城、阿拉山口等風區建立5座風力發電廠,裝機容量超過18萬千瓦,占15個風電開發省區126萬千瓦裝機總量的14.3%,位居全國第一。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在吐魯番小草湖風區落戶的200萬千瓦的風力發電項目是我國規劃的最大風力發電項目。
“新疆絲綢之路光明工程”的啟動,除了用于解決邊遠地區居民用電、農田灌溉、荒漠綠化的需要外,還將太陽能引用到微波通信、城市環保等領域,甚至包括利用太陽能提取地下水,綠化縱穿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世界最長沙漠公路。
在煤炭開采上,我區由過去煤礦回采率不到30%,提高到現在的大型煤礦回采率基本穩定在65%以上,有些企業的回采率甚至達到了75%。 {HotTag}
與會代表們認為,當前綠色概念已經前所未有地滲透于社會的各個領域,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與行為選擇。但新疆還有一些地方和企業對發展循環經濟沒有充分的認識。有些企業簡單地認為循環經濟只是保護環境、改善生態,還沒有認識到這是在新世紀綠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種新經濟形態,是一種追求經濟、環境、社會效益多贏的發展模式。
眾所周知,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人類高強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提取出來,然后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氣和土壤中,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而循環經濟倡導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把經濟活動組織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讓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針對未來新疆發展循環經濟,與會代表們一致認為,要從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高度出發,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對煤炭行業進行整合,逐步關停回采率不達標,嚴重破壞資源的煤礦。從各種礦產資源的開采加工環節抓起,做到科學規劃、綜合開發、集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率。
面對循環經濟的到來,我們應從更高的層次上去探索應該生產什么、怎樣生產、怎樣消費、怎樣生活……各地黨委、政府和企業都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變挑戰為機遇,盡快走上環境、經濟雙贏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