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外資首度“掘金”中國廢舊機器
- 評論:0 瀏覽:2033 發布時間:2007/2/27
國家發改委14日在北京與全球最大機械制造商美國卡特彼勒簽署合作意向書,重點是對廢舊零件和機器進行再制造和回收利用。卡特彼勒是首家獲準在華從事這項業務的外國公司。
“合作意向書的簽署,標志著在中國一個嶄新產業的誕生。”卡特彼勒集團總裁斯圖·樂文禮在簽字儀式上稱。根據合作意向書,卡特彼勒將向國{TodayHot}家發改委和中國研究機構提供專門技術。卡特彼勒和國家發改委還同意組建一個再制造項目合作小組,詳細討論該合作項目的相關事宜。
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司長趙家榮表示,去年國務院發布了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和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HotTag}重點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積極支持廢舊機電產品再制造。
趙家榮透露,遵循上述思路,國家發改委今年上半年在對國內外再制造產業發展狀況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已經提出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發展的對策措施。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方案。今后,將在總結試點的基礎上制定促進再制造產業的政策、標準和監管制度。
據趙家榮介紹,中國大量的廢舊機電產品為發展再制造產業提供了條件,以汽車為例,僅北京去年一年就增加了近40萬輛汽車,今年以來又增加了20多萬輛。2005年全國廢舊機動車近百萬輛。
上個月,卡特彼勒已在上海臨港工業區成立了亞太區再制造中心。據外電報道,這一面積為3500平方米的新工廠,重點就是翻新舊發動機和水泵。整個過程會重新利用原始材料的90%左右。
據悉,卡特彼勒在再制造方面擁有30多年的經驗,是該項技術的全球領先企業,在全球共有100多家再生產工廠。
卡特彼勒稱,再生產零件同新產品執行一樣的服務合約和質量保證,但價格只有新品價格的40%至60%。2005年,世界各地客戶返回卡特彼勒再制造服務的零部件有6.12萬噸,其中220萬公斤使用年限到期的零部件中,有近70%經過再制造成為卡特彼勒再制造產品,另外30%則作為原材料得到了再生利用。新聞背景中國百億再制造蛋糕
所謂再制造,是指運用先進的清洗技術、修復技術和表面處理技術,使廢舊機電產品達到與新產品相同的性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這一過程不僅充分利用了廢舊產品中蘊含的二次資源,節約制造新產品所需的能源、水和原材料,減少原生資源的開采,而且方便維修、降低成本。
卡特彼勒集團總裁斯圖·樂文禮指出,發展再制造業不僅能幫助企業節約運營成本,還有助于節省垃圾填埋空間,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此外,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還能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據卡特彼勒公司管理人員介紹,中國再制造市場每年的規模可達100億美元。業內人士估計,這一行業的全球年收入已經達到1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