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四大因素支撐鋼材出口的高增長
- 評論:0 瀏覽:1696 發布時間:2007/2/27
今年以來,中國鋼材出口激增逐漸成為產業界的焦點,也受到了其他國家行業組織的質疑與攻擊。昨日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第四次信息發布會上,中鋼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冰生指出,今年以來鋼鐵產品出口的高增長具有明顯階段性的特點,是不可能持久的。隨著國際、國內市場價格差的不斷縮小,加上今年9月國家已經出臺調整出口退稅率政策,出口增幅將逐漸回落到正常水平。 {TodayHot}
進出口應維持基本平衡
據統計,今年1-9月出口鋼材2859萬噸,同比增長81%;出口鋼坯613萬噸,同比增長2.4%。1-9月進口、出口相抵后凈出口粗鋼2118.23萬噸。
羅冰生分析了我國出口鋼鐵產品增幅較大四大原因:一是全球經濟復蘇,形成旺盛的需求。國際鋼協公布,扣除中國后的全球粗鋼產量1-9月5.95億噸,同比增長5.1%,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增長的需要,我國出口的增長彌補了國際市場的不足;二是今年以來國際、國內市場存在明顯的價格差,今年初價格指數相差為28.6%,9月末為32.04%,鋼鐵產品出口效益高于國內市場,調動了出口的積極性;三是通過這些年的技術改造、工藝升級,全行業的工藝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提高;四是從今年5月以來,國家有關部門討論降低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率,對業界心理帶來影響,趕在政策調整前擴大出口。
羅冰生表示,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必須堅持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主的根本方針,同時應進行積極的國際交流和合作,鋼鐵產品的出口應保持適量適當的水平,總體維持進口和出口基本平衡。
降低世界經濟通脹壓力
目前由于中國鋼材的出口形勢使得外界對此非議較多,中鋼協副秘書長戚向東分析說,中國鋼材的出口是有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并未對國際市場造成沖擊,也引導不了國際價格走勢。
戚向東表示,國際鋼協預計全球今年鋼材消費量11.2噸,增長8.9%,全球鋼鐵生產量除中國外增長只有5.1%,相差三個多百分點,這個缺口如果中國補不上,那么就會引發全球鋼價的暴漲,再加上石油,金屬價格的暴漲,給世界經濟帶來通脹的壓力,從而使這一輪世界經濟上升周期進一步縮短。
9月末國際鋼材價格指數157點比國內高51個點,通俗說就是國際平均價格比國內高100到150美元。戚向東認為,如果說中國出口沖擊國際市場為何價差會如此之大呢?而且全球10月20日鋼材價格綜合指數157點也達到歷史最高點。目前世界鋼鐵價格三大版塊中北美版塊引領國際價格走勢,雖然我國是鋼鐵生產和消費大國,但對國際價格走勢不能產生主導和引領作用,因為中國參與國際市場貿易的產品檔次一般是中低檔,占60%,不是高端產品;而且中國現在凈出口粗鋼占我國總產量的近7%,俄羅斯達到50%,日本是30%,從比例看,我國出口所占的比重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