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沈城地板漲價 品牌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 評論:0 瀏覽:1865 發布時間:2007/2/27
- 11月上旬,遼寧省各地板市場的地板價格普遍上漲,一些企業紛紛表示,已經“扛不住”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而上調了售價,漲幅都超過往年平均水平。實木地板價格平均上漲15%,實木復合地板上漲8%,強化木地板上漲12%。以市民100平方米左右的家居裝修計算,鋪設木地板費用將上漲1000多元以上。 {TodayHot}
昨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沈城很多品牌地板這次“動真格”漲價了。“市場之道,損不足而盈有余” ,如此大規模的成本推動型的漲價風潮,地板行業的品牌分化將進一步加劇。
“漲價風”將加速行業整合
據來自權威渠道的消息稱,僅從8月到9月的一個月內,人造纖維板每立方米的平均價格由2200元上升到2600多元,漲價幅度達20%。某品牌地板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漲價是件好事,倘若不將成本壓力的一部分轉嫁給消費者,企業就只能通過降低品質來實現最大限度的盈利。然而這件“好事”單純{HotTag}是原材料漲價、運費、包裝費等客觀因素“促成”的嗎?
據記者調查,近一兩個月來,不少品牌地板已將價格進行了不同幅度的上調。瑞嘉地板每平方米的實際售價平均上漲了6—9元。“實在是扛不住成本壓力,不得不做適當的調整。”宏耐地板營銷總監張巖透露,宏耐地板在年初就將整體價格上調了,下一步會再次將價格上調。圣象、萊茵陽光等品牌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浮,還有建材市場的地板銷售商表示其代理的品牌漲價在即。
此次基材漲價對于強化地板的影響最為直接,全國每年強化地板的產值近150億元,但有牌子的就有七八千家,從9月開始凸顯的這一場原料漲價“龍卷風”已經讓實力較小的小品牌“無米下鍋”。這預示著一場行業整合的大幕被基材漲價緩緩拉開。
記者從沈城裝修材料市場了解到,從8月份起,強化地板的價格開始走高,漲幅在3至10元之間。一家地板的老板說,兩個月以內他們每平方米的地板上漲了3元左右,但11月還會繼續上漲。
地板累計漲幅已達50%
地板價格因何再漲?遼寧省家具協會地板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白紅認為,2006年堪稱地板產業的多事之秋。至今已歷經三漲。從2005年開始,實木地板的價格幾度上漲,迄今累計漲幅已達50%。今年的漲價是去年漲價的一個延續。白秘書長分析說,地板漲價不是孤立的,由多種因素促成。
“原材料緊缺,是導致地板價格上漲的最根本因素。” 白秘書長談到,我國目前木材的消費需求量為2.8億立方米,而國內的供給量為1.2億立方米,缺口達43%之多。
國家稅費調整和物價上漲,是導致地板價格上漲的直接因素。白秘書長認為,國家對于木地板行業實行關稅調整政策,實際上是對資源利用的一種“導向信號”,地板的價格上揚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相關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同時也帶來地板行業新一輪“品牌競爭”。
“漲價風暴”加速行業洗牌
對于一些實力不大、品牌不強的企業來說,被動卷入“漲價風暴”中,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業內人士分析,國內一些大型企業實行集團化運作,并擁有一定的自有林產和部分基材生產體系,因此原材料短缺的壓力相對較小,但是小作坊企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瑞嘉地板總經理袁怡德告訴記者,像目前這種情況,要想拿到基材,每個月沒有六七百萬的現金儲備,根本就拿不到。要想生存下去,沒有資金流、沒有規模效應、沒有上游資源,很難扛過行業暴風雨。所以,由資源缺失引發的漲價風暴將把木地板行業競爭推向新一輪的資源競爭。資源優勢將決勝地板業的未來競爭。地板業屬于耐用消費品,必須把服務做好,如果服務不好,將來的路就會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