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美欲對中國鋼材設限 鋼企出口受阻
- 評論:0 瀏覽:2170 發布時間:2007/2/27
10月13日,美國鋼鐵聯盟(AISI)發布聲明,稱已向美國政府提交書面建議,希望對大量進口的中國鋼材采取設限措施。這已是AISI今年第二次就鋼鐵貿易摩擦提出設限要求,在聲明中,AISI指責我國的出口補貼、匯率政策、生產力過剩、非市場行為,對當地的鋼鐵工業基礎造成巨大沖擊,并且違反了我國加入WTO時的承諾。根據AISI的統計,從2001年以來,美國鋼鐵行業{TodayHot}已經喪失了100萬個就業機會。美國今年頭3個月從中國進口的鋼材數量,也比去年同期猛增了近131%。
AISI要求政府采取兩項措施:其一,對我國的補貼行為采取符合WTO原則的舉措;其二,繼續認定我國為“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此外,AISI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加強對中國鋼材的出口保障措施,以便控制中國的“不正當出口”。
今年以來,針對中國鋼材出口的“摩擦”聲音可以說是此起彼伏,美國鋼聯對中國鋼鐵出口企業的強硬態度,暗示了中國鋼企出口美國的道路將會愈加艱難。對此,中國國際招標網研究人員認為,盡管美國政府短期內未必會采取實質性的措施,但我國政府的確應該出臺相應的措施對鋼材出口中的一些行為自我規范。
一方面,我國資源和環境約束不允許低端鋼材的大量出口。中國的鋼鐵產量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突破了4億噸的大關,但從出口結構上來看,面向歐美等發達國家出口的鋼材產品已鋼坯等低端產品為主,屬于半成品,其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都很低,利潤方面并無太多文章可做。而其生產過程所帶來的能耗和環保方面的負面效應,卻十分可觀。因此,低端鋼鐵產品的出口不僅難以獲得大量的利潤,反而造成了國內資源的廉價外流,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另一方面,低檔鋼材出口規模的擴大不利于我國鋼鐵產業的升級和整合。在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向發達國家廉價出口低端鋼材,對眾多技術落后的鋼鐵企業而言,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這樣一來,這些企業就缺乏了技術升級的壓力和動力,所以,對于整個鋼鐵行業的宏觀調控和產業升級,是非常不利的。
據悉,國家正在考慮對鋼坯出口征收關稅,其稅額很可能達到出口價格的10%。由此可見,我國政府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低價鋼材出口的危害,并且采取嚴厲措施抑制這種行為。在內外政策的雙重夾擊之下,靠低端鋼材出口為生的鋼鐵企業的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