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美鋼聯再次對中國鋼材出口強硬表態
- 評論:0 瀏覽:2151 發布時間:2007/2/27
海關最新快報剛剛顯示中國9月份鋼材出口量繼續保持增長,同比激增200%。13日,美國鋼鐵聯盟(AISI)發布聲明,稱已向美國政府提交書面建議,希望對大量進口的中國鋼材采取設限措施。國際間針對中國鋼材出口的“聲音”此起彼伏已使得業界發出對出口的擔憂。
美鋼聯再次強硬表態
據悉,這是AISI今年第二次就鋼鐵貿易摩擦提出設限要求,AISI以前還幾次就中國鋼材反傾銷提出過意見。AISI在聲明中指責我國的出口補貼、{TodayHot}匯率政策、生產力過剩、非市場行為,對當地的鋼鐵工業基礎造成巨大沖擊,并且違反了我國加入WTO時的承諾。根據AISI的統計,從2001年以來,美國鋼鐵行業已經喪失了100萬個就業機會。而美國今年頭3個月從中國進口的鋼材數量,比去年同期猛增了近131%。
AISI要求政府采取兩項措施:其一,對我國的補貼行為采取符合WTO原則的舉措;其二,繼續認定我國為“非市場經濟地位國家”。此外,AISI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加強對中國鋼材的出口保障措施,以便控制中國的“不正當出口”。僅僅根據WTO原則解決此問題,顯然還不能滿足AISI的愿望。該組織表示,鑒于美國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存在巨額貿易赤字,WTO應該修改其“邊境適應性”的條款。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針對中國鋼材出口的“摩擦”聲音可以說是此起彼伏,美方的態度尤為強硬。有專家認為,由于程序上的限制,美國政府近期采取設限措施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我國剛剛調降了出口退稅,美國政府也不可能視而不見。
專家:應合理調控
雖然中國今年一舉成為鋼材出口大國,但已有專家對此種“高熱”的現象表示擔憂。在15日結束的中國鋼鐵產業鏈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估計,中國2006年鋼產量將會達到4.2億噸,{HotTag}按照目前我國鋼鐵生產能力的擴張速度,在2007-2008年,我國粗鋼產能估計將超過5億噸。我國鋼產量繼續擴大,應該進行合理調控。
李連仲表示,目前,國內鋼鐵(主要是低端鋼鐵產品)供過于求的跡象已經出現,如果現在依靠出口來緩解國內尚不明顯的產能過剩問題,繼續擴大鋼鐵投資和產能,那么,當國內和國際市場(事實上國外鋼鐵市場新增需求也很有限)都不能再吸收中國過剩的產能時,中國鋼鐵工業需要面臨的調整壓力就會很大。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如果出口增長過快,將會引起進口國相關行業的警惕,潛伏引發貿易摩擦的因素,而且資源條件和環保約束不支持我國鋼鐵大量出口。
鋼廠自保鋼坯出口征稅
目前業界盛傳國家要加征鋼坯出口關稅。據了解,已有部分鋼廠采取了自保措施,部分鋼廠針對鋼坯出口,要求買賣合約中載明,若于裝船前,如有相關征稅政策出臺,則稅率由買賣雙方各負擔一半。有市場消息稱,鋼坯出口關稅稅額可能并非先前傳言的5%而是10%。業界人士表示,受此影響可能今后幾個月,國內鋼坯出口增長會比較明顯。
這也反映了我國目前鋼鐵產品進出口結構是出口加工程度較低、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低端產品,進口加工程度深、生產過程中產生污染相對較少的高端產品。李連仲也建議從能源的有效利用、環境保護和減輕鐵礦石進口壓力的角度來分析,在保證鋼鐵供應一定自給率的前提下,我國應該鼓勵低端鋼鐵產品的進口,減少或者減緩該類產品的出口,必要時可以征收鋼鐵出口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