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抗風險能力遇考驗二線城市房價震蕩下行
- 評論:0 瀏覽:1628 發布時間:2007/2/27
- 跟全國一線城市一樣,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也期待著“金九銀十“的再度出現,不過近期相繼出臺的珠三角部分城市7、8月份的房屋交易數據,給今年的黃金月多少蒙上一層陰影。以珠三角富有代表性的二線城市東莞、珠海、佛山等為例,無論房價、抑或是成交量,7、8月的數據都呈現出下跌的趨勢。
面對宏觀調控,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抗風險能力此刻顯得更為脆弱。泡沫是否將會破滅?這將是部分城市接下來即將面臨的新考驗。
房價震蕩下行
在頻密的政策調控下,珠三角二線城市房地產的市場的振蕩由此開啟。
最新出爐的東莞市8月份房地產統計信息顯示,房價在7月房價比6月份上升了6.22%后,8月份的樓價不但沒有繼續上升,相反缺{TodayHot}猛跌了17.6%,房屋均價下降了637.8元,一舉跌破3000元大關。甚至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8月的房價也呈現了10%的下降幅度。
僅住宅方面,東莞8月份銷售31.28萬平方米,銷售額為92199.43萬元,平均售價為2947.55元/平方米。而今年7月份的住宅均價為3481.71元,環比下降了534.16元,降幅約為15%。
該市8月房價的下跌主要集中在普通商品房上面。數據顯示,別墅的銷售量及價格有所上升,部分的拉高整體房價,但是普通商品房成交價格明顯下滑,導致高達17.6%的跌幅出現。
中原地產東莞公司負責人分析指出,8月房價的下跌主要原因也是低素質樓盤大量成交所至。由于中高端市場的觀望氣氛未被打破,導致整個成交價格被大幅拉低。
跟東莞相比,一度被質疑存在泡沫的珠海樓市也不{HotTag}容樂觀。盡管7月份普通住宅均價較上月猛增838.36元/平方米,漲幅超過20%,但是有價無市局面格外顯著,即交易量下降了49.38%,交易建筑面積下降了52.72%,成交金額下降了42.88%。
無獨有偶,緊鄰廣州的佛山房地產市場的振蕩也已經從六月持續至今,各項統計數據的波動格外明顯。佛山市禪城區房地產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區5月份新建商品住宅的交易量為941套,6月份則滑落到510套,減少了將近一半。7月份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是8月份受到銀行再度加息的影響,成交量再次下跌到570套,成交均價為4024元/m2,比7月份下跌了 171.3 元/m2。
面對不同城市之間相似的市場情形,中原地產珠海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源于季節因素的影響,7、8月是樓市傳統的淡季,但是更為重要的原因還是國家頻繁出臺的宏觀政策。買家的觀望情緒非常明顯。由于這些城市的真實需求沒有一線城市大,因此,不少本地買家的置業計劃會有所推遲。
中高端市場遭遏制
由于90平方米新政策影響,廣州、深圳等地區的大戶型高端盤一度遭到追捧,導致城市商品房交易價格繼續攀升。但是在二線城市卻呈現了相反的狀況。盡管每個城市情況各異,但是有個相似的特點是中高端市場明顯面臨壓力,其中,房價飆升明顯的珠海格外明顯。
2004年珠海市區最高房價在4000元左右,而今年市區主要地段房價達到6000元,甚至8000元,而這些高價盤的支撐者往往都不是本地買家。中原地產珠海公司有不完全統計顯示,以往住宅商品房的買家當中,外來買家的比例占據了3到4成,但是現在這部分客戶買房現象驟然減少。
“當價格達到一定高度,幾乎就已經無人問津了,珠海高價樓盤的有價無市已經非常明顯。”由于本地買家對房價的心理接受價位仍舊徘徊在5000元以下,因此,目前的成交主要集中在中低價位樓盤,高端盤的銷售面臨較大壓力。
同樣,對于17.6%的下降幅度,東莞樓市也一度引發業內關注。有當地房地產研究機構負責人表示,東莞房價的漲跌波動在一年中往往會出現幾次。根據房管局的統計信息,從1月份開始樓價開始上升,在4月份達到最高的3793.92元/平方米,而5月份卻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到2791.02元/平方米,但是六七月份又呈上升趨勢,這種波動以前也是有過的。
不過,經過半間多時間的上漲,從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為3047.08元/平方米到7月份的3622.14元/平方米,7個月時間內將近20%,在8月則回落了17.6%。如此大幅的下降仍舊另部分人擔憂。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