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國內需求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 評論:0 瀏覽:1947 發布時間:2007/2/27
- “國內市場需求是拉動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立足于中國國內市場。”這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在11月25日至26日,由“2007年中國鋼鐵產業形勢報告會”上提出的,引起與會者的高度關注。{TodayHot}
會上,羅冰生在他的《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專題報告中,全面、深入地闡述中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基本特點,他認為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鋼鐵產品的品種、質量、數量的要求,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立足點;我國的資源相對不豐富,特別是能源緊張、鐵礦石資源不足且又分散。鋼鐵行業能源消耗高,資源消耗量大,交通運輸量大,污染物和廢棄物排放多。綜合考慮資源、能源、環境承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決定了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定位,必須以滿足我國國內市場需求為主;我國鋼鐵工業應當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適量地進口、出口鋼鐵產品,也是必要的。{HotTag}據最新統統,2006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鋼材1553萬噸,出口鋼材3284萬噸,分別占1-10月我國鋼材生產總量的4.08%和8.63%;2005年,我國進口鋼材2581.62萬噸,出口鋼材2052.26萬噸,占當年的我國鋼材生產總量的6.96%和5.53%。適量進口、出口鋼材主要是進行品種調劑,提高鋼鐵產品的檔次和質量,增強鋼鐵企業的競爭力。
羅冰生指出,國內市場需求是拉動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從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拉動鋼鐵工業發展主要決定于三大因素:一是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的增長;二是主要消化鋼材的工業行業的發展增幅;三是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總額的增幅。這三大因素的增長及變化,決定了國內市場對鋼鐵產品需求的強度變化,這種市場需求的增長,拉動了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1-9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8.2%,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2%,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3%,決定了我國國內市場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0.5%,加上國際市場需求的增長、擴大出口的影響,這是拉動今年1-9月粗鋼產量34614.01萬噸,同比增長18.35%的主要原因。
羅冰生認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為鋼鐵工業提供了發展空間。他說: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處于工業化中期,并進入上升通道,國內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呈現適度、穩定增長態勢,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2005年,我國生產粗鋼35579萬噸,是全球最大的粗鋼生產的國;2005年國內市場消化粗鋼33812萬噸,是全球最大的鋼鐵消化國。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我國國內市場的粗鋼表觀消化量,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間,分別比上年增長22.31%、20.85%、25.73%;處于需求高速增長時期;2004年、2005年,分別下降為14.58%、14%;2006年1-10月,為9.735,轉化為適度、穩定增長狀態。
羅冰生對當前國內鋼材市場需求狀況作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目前我國國內鋼材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擴大,決定了對長材的需求將保持較大的比重;而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對板材的需求處于上升的狀態,決定了國內市場對鋼鐵產品的需求呈分層次的特點;2005年,我國國內市場鋼材消費結構為長材49.24%,板帶材41.73%,管材6.42%,鐵道用材0.87%;2006年1-9月,國內鋼材市場消費結構為長材48.85,板帶材41.92%,管材7.14%,鐵道用材0.74%。
從立足于國內市場需求出發,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羅冰生提出當前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全局,優化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是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堅持“三重三不”的要求,即鋼鐵工業發展要堅持重在增加高附加值產品,提高質量,不能片面追求數量擴張;重在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強現有企業的改組改造,不能單純靠鋪新攤子、上新項目;重在降低消耗,提高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不能依賴消耗資源、污染環境;鋼鐵工業發展要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上來,按照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通過技術進步、體制創新和轉變增長方式,走出一條產品質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競爭能力強的新型鋼鐵工業發展道路,將中國建設成為鋼鐵強國。
為此,羅冰生提出六項任務:一是堅持優化結構,合理控制生產規模;二是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三是推進企業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四是調整鋼鐵工業布局,淘汰落后產能;五是堅持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六是合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