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高銅價引發銅加工行業“洗牌”
- 評論:0 瀏覽:2528 發布時間:2007/2/27
從2005年底的4400多美元直到最近的7400美元左右,從2005年底的40000多元到近日的70000元上下。在國內外銅價高企的狀態下,銅加工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其中一部分裝備水平差,管理水平低的企業逐步退出了市場,從而把市場份額留給了那些能夠在困境中生存下來的銅加工企業。
高銅價造成的行業低迷成為了優勢企業最佳的并購機會。記者近日獲悉,全球最大的精密銅管生產企業中國金龍精密銅管集團已將并購的觸角伸向國內外,包括已經整合山東曹縣和煙臺的一個中等銅管企業,以及{TodayHot}江蘇太倉一個大國有銅加工企業,還將并購美國最大的銅管加工企業 Wolverine 公司。
而據悉,浙江省是我國最大的銅加工企業聚集地,該省經貿委最近的調研報告顯示,全省眾多小銅管企業已處于半停產狀態,有10%以上的電線電纜企業因高銅價而停產,尤其是銅價快速上漲的4月份,全省通訊及電子網絡線纜行業減產幅度高達21.57%。
對此,中鋁洛陽銅業公司張雪峰認為,高銅價從四個方面給銅加工企業造成不堪承受的壓力: {HotTag}
一是企業流動資金嚴重緊張,在銅加工企業產銷規模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銅價從25000元/噸上漲至75000元/噸以上就意味著企業需要增加3倍的流動資金,流動資金的壓力使得企業隨時都可能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巨大風險。據浙江省銅加工企業的龍頭海亮銅業集團反映,由于銅價上漲,公司流動資金增加了20多億元。而對小企業而言則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二是高銅價造成銅加工材加工費水平不斷下降,由于銅價的上漲速度和上漲幅度遠遠大于銅加工材終端產品價格的上漲,銅價的上漲不能夠通暢地向下游傳遞,致使銅加工行業競爭日趨激烈,銅加工材加工費水平不斷下降。以空調管為例,內螺紋空調管加工費相比2001年降幅超過40%;而光面銅管的加工費降幅接近60%。
三是原料價格波動風險急劇擴大。2006年以來,銅價三天的上漲幅度就可能超過10000元/噸,一天之內期貨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就可能超過7000元,巨大的市場風險給銅加工企業的生存帶來極為嚴重的影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給企業造成滅頂之災。
四是銅加工材產品的消費在一些領域已經受到嚴重的抑制。比如電纜領域銅包鋁替代純銅的發展趨勢越來越快,根據目前的資料,電纜領域可被替代的用銅量大約在50至60萬噸。
金瑞期貨金屬研究中心黃守鋒表示,今年銅價從4萬漲到8萬,沒有企業破產是不可能的,但企業也在積極采取措施適應高銅價。比如,在銅價上漲的過程中,銅的使用密度在下降,大部分的視頻線現在只采用“銅包鋁”來生產,減少的用銅量達到10%左右,另外空調銅管也變得更薄,鋁漆包線在小家電的運用比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