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佛山陶瓷的概念之亂
- 評論:0 瀏覽:2247 發布時間:2007/2/27
- “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人居有道,天下無磚……”這是多么精辟的一段文字。氣勢宏偉、富含深意,然而總有點讓人看得半懂不懂的,不知所云,不知所指,費解!{TodayHot}
年前參加某陶瓷企業的新產品發布會,坐旁有一媒體同行大談近年來建陶行業概念炒作之深奧玄虛,其中當首推歐神諾的“天下無磚”。至今還不知其詳,遂問筆者究為何意?筆者一時語塞,只好從歐神諾推出時裝化概念開始的演變作予解說,然而半天解釋不清何為無磚的含義。事后通過查閱歐神諾公司的企業資料后才釋然!至今仍感尷尬!思之,因為涉足了該行業,得時時為企業的一些新概念向人作解釋所累也夠冤的,答不出所以然,被人恥笑為“混”,若要回答出些道道來,又得費好大的精力去了解,去查閱相關論述的資料。倘若每個企業每個產品都要如此地長篇論述,那真需畢此一生也難弄清的了!
社會上各行業,近兩年可算瓷磚業的花樣最多,而瓷磚業的花樣最多的地區當首推佛山,由于集群效應的相互鞭策與激勵,從而催生強烈的差異化之思維,使得各企業絞盡腦汁地去想“與眾不同”的新花樣來。炒概念,走新秀。例如“磚非磚、白馬非馬、大道無痕、無為即有為……”將此等哲人所思、辯士所為,頗費思量之詞用于廣告之中,難免流于玄乎而迂腐!并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是學者或圣人,可沒那么多的耐心來聽取產品大道的解釋,更多的人所需要的是明明白白的產品說明書,款式、質量與價格。行業企業的文化在提高,可面對的應該是自己企業內部,而不是去培訓消費者。更矛盾的是經營的是瓷磚,而不是文學。文化提得越高,卻讓消費者越費解,這未必是好事。難怪有流言云:這年頭,教授搖唇鼓舌,四處賺錢,越來越像商人;商人現身講壇,著書立說,越來越像教授。
透過“天下無磚”等概念的炒作,其實就是一種獨辟蹊徑,走工程、裝飾設計師市場之路的方式,業界中人都明白,只有設計者才會認同似此類頗費思量的概念,而普通消費者只管購買,哪還有那么多精力與時間去思忖其產品玄妙的說辭。與其說是一種概念服務,概念營銷的高妙手法,不如說是對完全競爭市場的無奈選擇。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其真正終端市場仍然建立在大眾消費身上。所以有人構想要用投資參股的方式買下世界第一零售商沃爾瑪。
誠然“天下無磚”所折射出的并不是歐神諾陶瓷本身,而是佛山(輻射廣東)地區的整個陶瓷業。歐神諾陶瓷無論在產品質量與花色款式乃至企業管理都堪為佛山業界前列,曾被稱為十強企業之一,而既然強勢企業都要為競爭市場如此所累,別的企業就更見艱難了,做磚人作到不敢承認、不敢正視自己的產品,要借助于別的方式來掩飾,實為做磚人的悲哀。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