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多因素影響 地板漲價箭在弦上
- 評論:0 瀏覽:1634 發布時間:2007/2/27
- 2006年堪稱地板產業的多事之秋。前有5%消費稅,后有15%的臨時育林基金,油價上漲運輸成本加大,原材料資源進一步受控,加上各個商家搞促銷活動大力使用價格競爭手段,使利潤大幅下滑,地板行業難以承受長期低利潤甚至虧損狀態,各種綜合因素交錯影響,地板漲價箭在弦上,不可阻攔。
實木地板價格 平穩增長
實木地板4月1日開征5%消費稅的消息一經公布,地板市場表現得波瀾不驚。{TodayHot}許多地板商家表示,前期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已有所準備,囤留有一定的存貨,以備地板價格的“軟著陸”。如今開始征收消費稅已經過去了近5個月,地板價格也實現了軟著陸,5%消費稅開始發生影響,個別品牌已經開始更換價標,價格上揚10-20元/平方米甚至更多。這意味著對一個擁有100平方米鋪設面積的普通家庭來說,在地板方面將多支付一兩千元以上。 {HotTag}
原木材料 受控國際市場
國內原木材料的缺乏,使中國的原木材料嚴重依賴于南美和非洲木材生產國。據最新消息,受全球原木材料資源的緊缺和治理全球環境的壓力,日前東南亞、南美洲、非洲等中國傳統原木進口地紛紛對木材實施了控制。像緬甸甚至采取了封關政策,只允許少量木材放行,而且對放行原木,進關手續費也由200元/車暴漲到800元/車。而在我國云南等地,為了規范木材產品開發,近日也對從緬甸進口的木材征收15%的臨時育林基金。這兩條消息,對目前承受著巨大漲價壓力的地板行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行業人士紛紛認為,地板漲價的勢頭將不可逆轉。
價格競爭戰 惡化市場
目前地板品牌眾多,缺少有序的市場競爭約束,為了求得生存空間,許多品牌仍然選擇了價格戰來搶占市場份額。這種可以說是行業自殺式的市場競爭手段無疑給目前多霜的地板行業增添了煩惱。國內幾個數得著的大品牌曾先后遇到過發展問題,各大廠家紛紛表示對市場缺乏信心。消費者更是對地板價格諱深莫測,缺少判斷。當實木地板漲價后,沒有征收消費稅而相對便宜的復合地板,更在價格戰中擔當了重要角色。低利潤銷售更加大了銷售量的壓力。
沒有利潤 就沒發展和服務
有關方面人士表示,企業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降低生產成本,但是無法扭轉整體資源市場漲價趨勢,如果企業終端產品沒有利潤那就無法良性發展,沒有發展更難保證地板的質量和后續的服務。地板的標價和實際銷售價格相差甚遠容易傷害消費者的信任。
不敢貿然漲價 但不可避免
廠家要利潤同時還要市場份額,這是個矛盾的增長,高利潤難以占有市場,低利潤又難以長時間維繼,但是面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誰都不敢貿然提價,只能疲于應戰對手的價格競爭。面對原料和生產成本以及物流環節等因素,地板行業再次漲價不可避免。專家指出資金和技術實力相對雄厚的地板大品牌經過價格戰的洗禮后,將是未來地板行業的主角。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