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第20屆國際水泥大會:我國水泥行業盲目投資得到遏制
- 評論:0 瀏覽:2049 發布時間:2007/2/27
發展改革委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月至8月我國累計生產水泥76229萬噸,同比增長21%,水泥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2億元,同比下降2.63%。
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局巡視員張莉24日在北京開幕的國際水泥大會上說,今年以來我國水泥行業宏觀調控初見成效,盲目投資得到遏制,結構進一步優化。
張莉在向與會國內外水泥界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介紹{TodayHot}中國水泥工業發展現狀及結構調整政策時指出,在國家一系列宏觀政策的調控下,我國水泥行業投資過快增長勢頭已經得到抑制,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進一步淘汰。大型企業集團發展迅速,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張莉說,2005年我國新建成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共110條,其中日產5000噸及以上生產線34條、熟料生產能力5363萬噸,占全部新增總能力的52%。預計到2006年底,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重將由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50%。
此外,我國水泥企業的兼并重組也在不斷加快。張莉說,近年來我國一批大型企業集團通過兼并購買中小企業,建設新型干法生產線或粉磨站,淘汰了數以千萬噸計的落后生產能力。目前,我國排名前10位的水泥集團市場份額已經由2000年的4.4%提高到2005年的15%,今年將進一步有所提高。
我國水泥產量自1985年開始已連續21年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水泥產量達到10.6億噸,約占世界的48%。但張莉同時指出,目前我國水泥行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全國13.5億噸水泥產能仍有半數以上為立窯等落后產能,而全國產量排名前10位的大型企業集團水泥生產總能力也只相當于法國拉法基集團的產能。
對此,張莉表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加強對水泥行業的宏觀調控,加強總量控制,嚴格市場準入,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支持大企業集團發展,鼓勵國內水泥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發展改革委本月19日發布了我國首個水泥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提出,到2010年,我國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要從現在的45%提升到70%。發展改革委測算,中國2010年水泥年需求量將達到12億噸,2020年將維持在13億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