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什么是監理信息系統?如何建立監理信息系統
- 評論:0 瀏覽:2058 發布時間:2006/4/28
- 監理信息系統是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運用系統思維方法,對建設監理各類信息進行收集、傳遞、處理、存儲、分發的計算機輔助系統。 建立監理信息系統必須依據信息系統開發的一般理論和方法。 (1)建立監理信息系統的必要條件 建立監理信息系統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一定科學管理工作基礎 信息系統是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只有在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的規章制度、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完整準確的原始數據的基礎上,才能考慮建立監理信息系統的問題。為了適應計算機管理的要求,監理工作首先必須逐步實現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管理業務的標準化,報表文件的統一化,數據資料的完善化和代碼化。 2)建立一支專業隊伍 在信息系統的建立和使用過程中,必須配備一套專業人員,如系統分析員、系統設計師、程序編制人員、計算機的操作人員、硬軟件維護人員等。 3)要有相應的機器設備配備一套適用的計算機體系和通訊設備是監理信息系統的物質基礎。4)領導的決心和魄力 信息系統是一個牽扯到組織的整個管理體制、管理方法、人事安排等諸多因素的全局性問題,這些問題必須靠領導才能解決。因此,領導的決心和魄力是建立信息系統的重要條件。 (2)監理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 設計開發監理信息系統的工作包括以下三方面: 1)進行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階段是決定系統的目標及需要階段。在這階段的主要工作有: ①明確目標。 ②可行性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現行系統的初步調查;不同方案的提出和比較;開發費用的估計等。 ③系統調查。在建立系統的報告獲得批準以后,正式開始研制工作。這時要對系統進行更為詳盡、深入的調查,內容包括對現行系統的詳細調查、輸入、輸出、文件的收集和整理。 ④初步模型的確定。在詳細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原系統的數據和功能進行分析和抽象,得出原系統的邏輯模型,并以數據流程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在原系統邏輯模型的基礎上,提出最理想的系統模型,并在技術、經濟環境的約束下修正模型。 整個系統分析的成果,最后形成文件,稱為系統分析報告,其 內容包括系統目標;原系統現狀和問題;新系統模型等。 2)系統設計 根據系統分析所產生的結果,逐步和具體的電子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確定信息系統的結構,為程序設計奠定基礎。主要的工作包括:邏輯模型的擴展和優化;系統的輸出設計;系統的輸入設計;系統的數據庫或文件的設計;編寫各種說明,如對程序的詳細要求說明,系統的用戶界面說明等。 3)系統實施 系統實施階段將完成程序設計直到系統完成的所有工作。 ①程序設計及其調試。程序設計員根據系統設計說明書,畫出詳細的程序流程圖,然后用程序語言將程序編寫出來,最后將每個程序上機調試。 ②系統測試。把測試數據輸入到系統中,這些數據可以是模擬的,也可以是實際的。經過運行對輸出的結果加以驗證,是否符合預期的要求。 ③人員培訓。 ④系統轉換。將原系統轉換為新系統。 ⑤系統評價。對系統開發工作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給出評 ⑥系統維護。在信息系統投人日常運行后,為了使程序和數據始終處于正確狀態,要不斷對系統進行維護。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