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2005中小地板品牌競爭更激烈
- 評論:0 瀏覽:1865 發布時間:2006/10/19
- 近兩年,地板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隨著品牌廠商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和市場份額,實力強大的上市公司紛紛殺入地板業,以及行業對規范有序競爭機制的更深引入,加上因技術換代帶來的產品研發、生產能力的差距,中小型企業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危機是怎樣產生的
木地板行業為資源性行業,市場競爭將不可避免地引發生產原料的資源競爭。2004年,原材料短缺的資源矛盾已經突顯,與2003年同期相比,我國最大的原木進口基地深圳和上海原木進口量大幅下降,實木地板原材料面臨的全球性的短缺危機已在眼前。專家呼吁,目前我國實木地板廠家遠遠多于復合、竹木生產廠家,如不及時對設備和技術進行改造,許多廠家將面臨無米之炊、難于為繼的窘境。2004年以來,木地板產品,尤其是實木地板產品投訴驟然增多,據業內專家分析,其很大因素是由于原木材料漲價,一些中小企業轉向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取材手段,將雖同屬同科但不同種類的樹種魚目混珠。這樣的做法直接導致了產品質量的下降,同時也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業界“三分天下”之說
盡管存在諸多發展中的困難,總體而言,中國木地板總體市場將繼續擴大,木地板市場發展迅速,將逐漸在大中城市,乃至小城市取代瓷磚,成為家庭客臥室地面鋪設的主材料。而在此期間,強化木地板又將發展成為木地板的主要品種,在市場保持領先。在歐美國家,強化木地板占據著80%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強化木地板已與實木地板份額不相上下,并很快將趕超實木地板,躍升至市場頭名。
專家分析認為,強化木地板發展迅猛主要有五大原因:規模生產的低成本優勢;使用人造速生林的環保資源優勢;新技術的研發優勢;費用節省易裝易潔的應用優勢;實力型企業集團經營的品牌推廣優勢和全國性網絡的大批量合理配送優勢。
盡管實木地板更自然,更具價值,但是由于實木地板過多耗費森林資源以及容易變形等原因,目前市場上強化木地板逐步受到更多消費者追捧。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實木地板、實木復合地板和強化木地板“三分天下”的木地板市場的格局中,強化木地板勢力越來越大,三者的市場產銷量分別為7000萬平方米、2200萬平方米和1.2億平方米。
上市大鱷紛紛殺入
2004年以來,雖然原材料、運輸等不斷漲價,但木地板的價格卻沒有跟著上漲,雖然實木地板原材料的價格普遍上漲10%左右,但實木地板的價格卻未見增幅。盡管如此,也未能阻擋民間資本進入木地板行業的熱情,價格危機正好成為木地板行業重新洗牌的良機,在不少中小企業紛紛停產之時,資本雄厚的企業便趁機瞄準了這個行業。
由于木地板原材料的價格普遍上漲,其中最高的漲幅竟達到20%,但木地板行業卻由于行業競爭慘烈難以提高零售價格。與此同時,銷售量還呈現下降趨勢。
有業內人士指出,影響原材料價格和市場銷量的因素在短期內難以有根本性的改變,這將促使木地板行業加快整合的步伐。由于地板行業入行門檻較低,一些不具備合格生產能力的企業也能在市場生存,造成實木地板產品良莠不齊,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之一。而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將有利于品牌企業、規模企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大企業也能加快開發高科技含量的新產品,以獲取合理的利潤,木地板行業內的大整合將不可避免。而首當其沖的即為資本市場的介入。
盡管目前木地板行業市場份額有減少的趨勢,但更多的木地板業外人士更看好其增長的潛力,尤其是以林木企業為主。木地板行業作為林業的下游產業,對于完善其產業鏈是極其關鍵的一步。這些有意進入木地板行業的企業除了傳統的如吉林森工(600189)、宜華木業(600978)等企業外,更有新疆屯河(600737)、北亞集團(600705)等上市公司。
在中小木地板企業陷入行業整合的困局之時,上市公司正是憑借其企業品牌與資金實力通過并購、直接投資等手段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市場占領先機。據分析,由于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和市場環境的急劇變化,中小木地板生產企業將逐漸從市場上消失,而一些實力較強的大企業將牢牢占據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