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歐典的“感恩”何以打不動消費者的芳心
- 評論:0 瀏覽:1400 發布時間:2007/2/27
- “百年歐典”換成了“7年相伴”,10月30日中午,央視3套“綜藝快報”欄目在歐典被曝光后,播發其“感恩廣告”。這是今年3·15因夸大宣傳被罰款700多萬元的歐典地板,歷時半年后,再次通過央視廣告高調亮相。
眾所周知,“忽悠”全國人民6年之久的歐典地板,已在3·15之后背負著“假洋鬼子”的罵名漸漸“死”去,“死”在了公眾的心目中{TodayHot}——全國經營停止,投訴、退貨激增,庫存積壓,分銷商流失,員工跳槽,1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代理商聚集到北京,找歐典討說法。時至今日,雖然“風波”已過去半年有余,但它留給消費者的隱痛和陰影,卻依然是那么深切和巨大,讓人難以磨滅。
因此,當歐典以“還算得上是一個勇敢的企業”(央視評價語)再度粉墨登場的時候,公眾還是感到驚訝莫名。有報道說,這則廣告曾經于9月5日在央視2套“第一時間”播放,剛播出一天就因為觀眾反響強烈而停止,這次重新播放也是“費盡周折爭取來的”——因為10月25日歐典企業負責人通過央視經濟信息聯播欄目,以痛哭流涕、悔恨不已的面目向全國消費者做出了道歉,并表示愿意對消費者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從挖空心思制造噱頭,再到打起溫情脈脈的“人情牌”,歐典的廣告策略實在讓人嘆服。然而,在公眾心中,此歐典與彼歐典究竟有何區別,仍然是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雖然歐典企業總裁閆培金信誓旦旦,又是{HotTag}“真心感謝消費者,沒有大規模的訴訟和出大亂子”,又是稱“愿意對消費者承擔一切法律責任”,但消費者對這種“感恩”已是不屑一顧。因為歐典的虛假宣傳和故意欺詐,已經粉碎了其在公眾心目中最起碼的道德形象,重拾這種形象豈能兩句好話就能“打發”?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代理商也對此舉能否重獲消費者的“芳心”表示悲觀。
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一是其“道歉”雖態度誠懇,但反省卻不深刻,至今仍把“責任”全推在企業形象宣傳層面上,認為其產品沒有質量問題,只是一不留神“失誤”涉嫌了虛假宣傳。這種旨在淡化自身錯誤的行為表明,歐典對自身的錯誤并沒有更加深入徹底的認識,消費者有理由質疑其道歉的誠心;二是其“感恩”通過廣告并借助央視這個平臺來“放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危機公關”,有故意炒作之嫌。指望炒作來挽救消費者對一個品牌的信任,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
當務之急,歐典要做的不該是假惺惺的道歉、“感恩”和無厘頭的自我辯解,而是要深刻反思、自我剖析,在提高產品的內在質量上下功夫,用貨真價實的地板來重拾淪失的商業倫理和商業誠信,平復公眾心中的糾結,贏得消費者的“芳心”。而要恢復“元氣”,達到“和諧”,絕非一個十幾秒的“感恩廣告”就能承載。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