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綠色能源照亮新疆牧民生活
- 評論:0 瀏覽:1679 發布時間:2007/2/27
-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榮嬌嬌)22歲的肉克亞木4年前終于看上了電視。雖然那個“方方的小盒子”現在只能收到兩個臺,卻給她帶來“無窮的樂趣”。
“不僅能看到國際新聞,還能看國外電視劇,都翻譯成了柯爾克孜語。我現在在看一部韓劇。”她說。
初中畢業的肉克亞木住在新疆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位于新疆的最西端,離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只有30{TodayHot}公里,冬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以前每當太陽落山的時候,肉克亞木只能裹著毛毯和妹妹靠在一起聊天。
2002年12月底,肉克亞木的生活改變了。布倫口鄉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選為可再生能源社區獨立供電示范點。該項目在布倫口鄉建設了5個風力供電點,總裝風機8臺,裝機容量92千瓦,為這個6172人,年均收入1400元的鄉村送來了光明。
除了風力發電,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還建設了以太陽能利用為技術基礎的光伏發電站40座,總規模494.856千瓦,解決了7{HotTag}個鄉15195人的生活用電問題。
同時,為了解決那些電網無法覆蓋到的邊遠無電鄉村農牧民用電問題,當地政府推廣了應用太陽能戶用系統。通過自治區補助,地方配套和農牧民用戶出資3種方式,使農牧民能夠購買家用太陽能發電裝置。一臺25瓦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可以為一個小型熱水器、一臺收音機、一臺電視機和幾個電燈提供充足的電。如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共有太陽能光伏戶用系統5152套,讓23184人的房里亮起了燈。
然而,對于占全國面積六分之一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來說,仍有9萬多戶約40萬人口用不上電,占總人口的2%。
“由于新疆廣袤的地形和農牧民分散的居住環境,很多地方電網無法覆蓋,建設電網的成本也很高。每向前推進一公里,至少要花費8000美元。對于生產用電,成本則更高。”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能源與環境處項目經理沈一揚說。
新疆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為新疆牧民帶來了希望。新疆陸上風能資源占全國總量的37%,僅次于內蒙古。太陽能資源僅次于西藏。
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4座風電裝機容量1萬千瓦以上的風力發電場,總風電裝機容量達18.14萬千瓦,成為中國風電裝機容量最大的省區。其中,1989年建成的達坂城風電場是亞洲已建成的最大風力發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17.9萬千瓦。
“可再生能源不僅為這些農牧民帶來光明,更帶來了環保的觀念,生活方式的轉變以及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沈一揚說。
中國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錠明表示,中國將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到2010年達到10%,到2020年達到16%左右。已出臺的《可再生能源法》也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
“這是個非常有雄心的計劃,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聯合國駐華系統協調代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馬和勵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