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京津地區領漲全國房價9月突破每平米9000元
- 評論:0 瀏覽:1532 發布時間:2007/2/27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今年樓市依舊生猛的京津兩地及周邊區域,已經取代以上海為代表的華東地區,成為全國樓價上漲的領跑者。
9月份,北京市商品房均價突破每平方米9000元,天津也創紀錄地達到了每平方米5700元。即使一度不為地產界重視的塞上青城呼和浩特,樓價也令人吃驚地上升到了每平方米4300元。 {TodayHot}
正因為如此,“十一”黃金周前夕,在國務院房地產調控政策檢查組圈定的名單上,這三座城市首當其沖。
檢查組“突襲”
“除了控制房價上漲、調整住宅結構等常規檢查內容外,地方政府是否存在過度運營土地、人為抬高地價的情況,是華北地區檢查組的重點任務。”派赴天津檢查組的一位官員告訴記者。
他們的突然到來,讓天津市國土房管局都有些措手不及,部分辦事人員在長假到來前一天,才被告知要協助檢查組開展工作。
毗鄰京津的河北涿州、三河和廊坊等城市,近半年來房價平均上漲近18%,距離稍遠的大連和青島等地,樓市一向熱度較高。這種整個區域全面升溫的態勢,很容易令人回想起2004年前后的滬杭寧市場。
按上述檢查組官員的說法,中央認為短期內華東地區房價再度快速上漲可能性不大,但華北地區,尤其是環渤海各大中城市,情況就完全不一樣。
據了解,分赴京津及呼市的三個檢查組,還要督促當地政府盡快出臺具體的調控細則。自5月底九部委《意見》出臺至今,三地執行細則均只聞雷聲,未見雨點。雖然檢查仍在進行,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但有跡象表明,若檢查組認為前一階段調控措施在地方上未能切實推行,或收效不明顯,中央很可能對個別過熱地區或者城市“對癥下藥”。
供需反差待破解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兩地黃金周前夕樓價均創新高,黃金周期間的實際成交量卻分別只有150套和173套,創下近年來新低。
在北京成交的150套單位中,94套是單價每平方米1萬元以上的高檔樓盤,中低價位者僅占1/3。
“90平方米以上戶型限制新規卡住了很多新盤,同時為市場帶來中小戶型將大量增加的預期,這會加重觀望情緒。”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李文杰稱。
天津情況與北京類似。據天津市房管局人士說,黃金周期間高檔住宅集中的紅橋區、河西區成交更為活躍。天津中原提供的數據表明,體院北、梅江等片區每平方米8000元以上的高檔住宅,占該市黃金周總成交量近三成半,而每平方米3000~4000元的中低檔住宅,僅占總成交量的兩成。 {HotTag}
“過去三年來房價的快速上漲,已超出本地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作為購房主力,他們持謹慎態度實屬必然。”天津社科院房地產專家盧衛分析說。
就城市地位、人口規模、經濟實力和消費水平等諸多方面來說,北京、天津和呼和浩特三地差異十分明顯,但黃金周前后樓市出現的供需反差局面卻頗為類似。
如何化解這種看來相當普遍的矛盾現象,是政策制定者、開發商和其他市場游戲的參與者都要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