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鋼企只有擴大規模才能實現自主創新
- 評論:0 瀏覽:1758 發布時間:2007/2/27
在近日舉行的世界工業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上,上海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樂江表示,中國鋼鐵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提高產業集中度,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TodayHot}
2005年中國粗鋼產量達到3.52億噸,是2000年的2.77倍,年均增長22.6%,占全球粗鋼產量的比重達到31%;今年1-8月,中國粗鋼產量達到2.73億噸,同比增長了18.55%。與此同時,中國鋼鐵技術裝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主體裝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盡管如此,中國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產業集中度過低所導致的產能無序擴張、低水平價格競爭問題開始對中國鋼鐵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徐樂江表示,中國鋼鐵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提高產業集中度,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其中,提高產業集中度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沒有產業集中度的提高,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就不可能躍上新臺階,不可能取得突出成效。目前,世界鋼鐵業的發展趨勢就是追求規模效應,以規模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促進鋼鐵技術的不斷演進與推廣,進而實現鋼鐵業的可持續發展。
徐樂江說,鋼鐵工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通過企業內部的裝備大型化與技術創新實現資源的節約和污染排放的減少;貫穿鋼鐵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與廢棄物綜合利用;以優化行業結構、合理產業布局促進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3R)的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的這幾個途徑都要求行業組織結構優化———產業集中度較高這一前提條件。缺少這一條件,鋼鐵企業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和能力來發展循環經濟。
徐樂江介紹說,近十年來,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CR10)不斷下降,從1996年的46%下降到2006年上半年的33%,下降了13個百分點,而同期全球CR10則上升了7個百分點。鋼鐵前沿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循環經濟領域中的新技術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全球鋼鐵巨頭及其相關聯的研究機構之中。而且,全球幾大鋼鐵巨頭之間普遍簽有技術聯盟協議,鋼鐵技術的研究更需要規模的支撐。因此,鋼鐵企業若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自主創新只能是一句空話。中國鋼鐵工業惟有大幅提高產業集中度,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