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發改委:去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量20.6億噸標準煤
- 評論:0 瀏覽:1667 發布時間:2007/2/27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11日在由國家發改委與美國能源部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美石油天然氣工業論壇上表示,2005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量達到20.6億噸標準煤,消費總量為22.2億噸標準煤,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能源生產國,能源自給率達到93%。2005年我國石油表觀消費量為3.17億噸,其中凈進口石油1.36億噸,與2004年相比進口量沒有增加,還略有減少。這表明,我國的能源消費仍主要立足于本國解決。
據介紹,2005年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占68.7%,石油占21.2%,天然氣占2.8%,水電占7.3%。 {TodayHot}
張國寶指出,2005年我國煤炭產量達到21.9億噸,是我國最基本的一次能源。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還向其它國家出口6000萬—8000萬噸煤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和焦炭出口國,為解決世界的能源問題做出了貢獻。
2005年,我國電力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供需矛盾趨向緩和。2005年,電力總裝機容量邁上5億千瓦臺階,居世界第二。水電、大容量高參數火電裝機容量占電力裝機總容量的比重分別達到21.7%和31.6%,電源結構趨向優化。 {HotTag}
據了解,2005年,我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穩步發展。國內原油生產穩中有升,產量達到1.81億噸,同比增長2.8%;天然氣產量大幅上升,達500億立方米,增長20.6%。
張國寶強調說,我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加快,替代能源產業開始起步。2005年,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6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7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8000萬平方米,居世界第一位;生物質基、煤基醇醚燃料年生產能力600多萬噸,煤炭液化示范工程穩步推進,煤基多聯產技術開發和應用也開始起步。
張國寶表示,面對國際油價持續處于高位的形勢,我們實施立足國內、開發與節約并重、節約優先的方針,充分發揮煤炭對我國能源供應的基礎保障作用,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開發石油替代產品,優化能源生產結構和消費結構等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進口石油的依賴。
又訊 在第七屆中美石油天然氣工業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強調,中國進口石油量僅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左右。
張國寶說,今年美國能源部對中國能源政策給予了較為客觀的評價,認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油氣投資與跨國石油公司相比規模仍很小,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有限。不管是投資還是購買,中國對油氣領域的投資客觀上將增加全球石油供應能力。
張國寶指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美雙方企業在油氣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合作領域涉及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及油品銷售和技術合作、提供能源生產裝備等。截至2005年底,美國企業在中國境內正在執行的油氣勘探開發合作項目有20個,累計投資約50億美元。這表明中國在油氣領域對美國企業采取積極開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