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俄專家稱俄能源出口30%面向亞洲難以實現
- 評論:0 瀏覽:1722 發布時間:2007/2/27
- 據俄羅斯《獨立報》報道,俄羅斯經濟學博士、后工業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高等經濟學院教授弗拉迪斯拉夫·伊諾澤姆采夫認為,普京總統做出的今后俄能源出口 30 %面向亞洲供應的承諾是不現實的。 伊諾澤姆采夫教授指出,近日俄國內外媒體大量報道和評論普京總統在與“瓦爾代”俱樂部成員第三次談話時的轟動性聲明,稱 10-15 年后俄能源出口的 30% 將保障對亞洲市場的供應,總統的承諾顯然有點夸張,實際上無法實現的。 {TodayHot} 2005 年俄羅斯能源出口規模為石油 2.42 億噸,天然氣 1850 億立方米,在此規模下,對中國和日本的能源供應分別僅為 1500 、 2500 萬噸石油,結果對中日能源供應僅占俄能源出口的 3% 。要想使這一指標猛增至 30% ,每年必須至少向東方鄰國出口 6000 萬噸石油和 650 億立方米天然氣,或許還要更多,因為到 2020 年前俄能源出口整體規模可能大幅增加。 伊諾澤姆采夫教授指出:“到 2020 年前,俄羅斯向東方鄰國能源供應的最大規模可能會是石油 4000 萬噸,天然氣 300-400 億立方米,最多占俄能源出口的 15% 。但是,這些措施的經濟效率值得懷疑。據專家米洛夫的計算, ( 泰納線建成后 ) 從泰舍特到佩列沃茲納亞灣的石油運費將為每桶 9.8 美元,幾乎相當于 1998 年的石油價格。我認為,現在重談西西伯利亞 - 摩爾曼斯克石油管道更理智一些,打開通往不凍港的途徑后,可以向需求較大的北美市場供應石油和液化氣,保障根據經濟利益而不是政治條約出口能源。”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