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東三省經濟指標雙塌陷 蒙東能源接入路徑待解
- 評論:0 瀏覽:1629 發布時間:2007/2/27
- 8月22日上午,內蒙古呼和浩特,“東北老工業基地區域發展論壇”第二次年會在此召開。此次論壇的承辦方是內蒙古政協,全國政協、東北三省政協和國務院東北辦有關官員參加了這一為期六天的會議。
令承辦方內蒙古政協頗為尷尬的是,盡管內蒙東部五盟已經正式成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加油站”,然而與會專家在關于振興東北的研究中大多缺乏對內蒙古的關注。“這些數據中還不包括內蒙古。”多位專家在發言中提到。
為此,與會的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包滿達疾呼,蒙東地區發展規劃思路與東北振興總體規劃的有效銜接迫在眉睫。
規劃框架編制啟動
而此前,8月15-16日,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第二次會議暨專家咨詢組會議也剛剛在內蒙古的阿爾山市召開。 {TodayHot}
據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宋曉梧透露,在此次會議上,與會官員和專家對正在起草進程中的《東北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進行了討論。目前研究報告已經完成,開始正式轉入關鍵的框架編制階段。
“東北經濟至今仍處于增長低谷。”談起振興東北戰略實施以來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魏后凱的評價并不樂觀。魏是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也是為《規劃》提供專業意見的重要專家之一。
數據顯示,盡管3年來東北地區投資出現了高速增長,但并沒有拉動經濟的相應快速增長,東北GRP增長率仍處于四大區域模塊的低谷地帶。
而按照魏后凱的研究結論,與“增長塌陷”同時出現的還有“水平塌陷”——東北三省GRP份額和人均GRP相對水平連年持續下降。
在此次發展論壇上,與會者提出了建議性“藥方”:即振興東北的契機和關鍵在于推動該地區一體化經濟發展,對抗的癥結便是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條塊分割、產業結構趨同、生態環境保護缺乏有效協調等問題。
此前,東北三省已經分別制定出臺了本省的振興規劃,國務院有關部門也編制完成了相應的專項規劃。
但是,東北三省的規劃中均缺少跨省的重大項目設計,“缺少重大生產力布局的空間戰略調整和地區間的協調”;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專項規劃也缺少行業間橫向聯系。
據了解,業已完成的規劃研究報告明確認定,東北地區未來應該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區域和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區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產業基地,國家糧食安全基地,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區”。
而按照宋曉梧的說法,完成這一藍圖的時間目標是5-10年。
同時,規劃研究報告提出,重點建設哈爾濱-大連和東北沿海一級軸線和兩縱四橫發展軸。大力推進遼中大都市經濟區、大連都市經濟區、吉中經濟區、哈爾濱都市經濟區等重點集約型經濟區域的建設。
內蒙對接提速
相應地,旨在解決東北地區間協調發展,乃至實現礦產資源富集的蒙東地區與東北三省對接的《規劃》內容的安排備受關注。“它甚至決定了振興東北戰略實施的成敗。”參加論壇的一位內蒙古政協委員這樣對記者說。 {HotTag}
據宋曉梧介紹,今年2月以來,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經過多次赴內蒙東部五盟進行專題調研后,重點研究了“東北三省與蒙東能源合作的途徑和政策”問題。
按照規劃研究,蒙東與東三省具體合作的領域為,能源輸送通道建設,如東北三省與蒙東地區統一電網;資源開發、煤電基地建設、煤化工等產業布局、生態環境保護等。
此次論壇上,包滿達提請與會的四省區政協建議國務院在編制東北振興規劃時,應該考慮蒙東在上述合作領域重點區域的建設布局問題。而此前出臺的《內蒙古東北區域經濟“十一五”發展規劃》,已明確提出將重點發展霍白勝和呼倫貝爾能源重工業基地。
此外,包還提出,國家有關的增值稅轉型試點、增加社會保障收入,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企業破產、豁免欠稅等一系列政策,應該從東北三省延展至蒙東地區。
同樣地,魏后凱也認為《規劃》當下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便是研究東北三省已有政策在蒙東地區的適應性問題。“甚至應該適時制定符合蒙東現實的新政策,”魏后凱說。
除了政策對接之外,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巴特爾向記者介紹,東部盟市已經努力與東北實現另外“兩個對接”。
一是基礎設施的對接。東部盟市正積極推動公路、鐵路、電網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與東北三省的合理銜接,著力打造貫通東西、暢通東北、聯通俄蒙的交通運輸和電力大通道。
二是產業對接。東部盟市要通過與東北三省進行項目合作和產業對接,承接產業轉移,價款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優勢。
在實現四省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藍圖下,宋曉梧特別強調該區域在發展中應注重對既有增長方式的轉變,初步形成資源節約、環境良好的集約模式。而記者注意到,在宋事先準備好的發言稿中,是沒有這句話的。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