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本邦國際照明:300% 跨越2006
- 評論:0 瀏覽:2749 發布時間:2007/2/27
——訪本邦國際照明營銷總監陳壁光
2006年,本邦所做的一切都還只是在打基礎。雖然,我們提前60天實現了比2005年增長300%的銷售目標,在業界看來,{TodayHot}我們的進步非常快,動作也相當敏捷,但是,對于本邦人來說,才剛剛開始。2007年,本邦的發展速度將會更快,我們將實現千店連鎖,銷售額將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增長300%,我們將要像劉翔跨欄刷新世界紀錄一樣刷新行業紀錄。
——陳壁光2006年,本邦國際照明不負眾望,一路凱歌。從挑戰飛利浦,過關斬將,到全國各大重點工程盡收囊中,最近又中標近3000萬的臺灣百腦匯大型工程,業界一片嘩然!
“我們順利實現了300%的增長速度,而且,還提前了60天。”
據陳總介紹,2006年,本邦對四大傳統型系列產品進行了重新組合,根據市場調研分析,結合市場消費的潛在需求,開發出新產品500余種,擴充了本邦的產品線,進一步提升了本邦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適應了市場發展新的趨勢。 {HotTag}
除了產品線的調整外,本邦還加強了渠道管理。在以“城市代理”為主體的渠道構架下,大力推廣形象專賣店、店中店、專柜等網絡終端,精耕細作。本邦吸取了家電行業在渠道建設上“走彎路”的教訓,結合市場形勢,堅持“自建渠道”為主的戰略方針,直接滲透終端,“打通,打順,打透”,保障渠道暢通。
在內部管理上,本邦成立了執行副總辦公室,目的是強化內部管理和加強培訓與考核工作;成立了工程部,目的是提高技術力量,把技術、研發工作做得更細、更專業;成立了營銷二部,加強商業照明的推廣力度。同時,本邦還成功推行和運用了ERP軟件系統,不但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縮短了交貨期,而且,品管、質檢等方面也得到了優化,物流的配送和保質保量也都同步上升了一個臺階。
在服務方面,本邦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加強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另一方面要求渠道服務精細管理,落實到位,各負其責。
“其實辦企業,做品牌,打市場都是系統工程,需要整合資源,特別是像本邦這樣一個有著堅實基礎的大型企業,更是要合理配置方方面面的資源,產品、渠道、管理和服務只是這個系統工程中的基礎部分,那我們就更應該做好、做扎實。
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實現了300%的增長速度,而且,還提前了60天。”陳總的大氣溢于言表。
“創新是主基調,本邦國際照明很好地將‘制造’的規模化和個性化融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
在大家的印象當中,手機更新換代是最平常不過了,電腦等IT產品也不例外,品牌的擴張過程中,產品無疑是開路先鋒,也是打擊競爭對手的利器,銷售額來源的保障。在產品方面,本邦很好地將“制造”的規模化和個性化融合在一起,實現了質的飛躍。
據了解,本邦的核心光源產品雖然比飛利浦同規格產品的價格高出30%左右,但是市場依然緊俏。根據蔡董——本邦集團總設計師的“未來的一線照明品牌,一定是由擁有強大的制造能力和規模的企業所鑄造出來的”戰略思維,本邦提出了專門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專業設計的思路和模式,并通過完善產品線的做法,在業界實現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贏得了一批批忠實的客戶。
“但是我們的兄弟品牌——華強也不甘示弱,2006年的銷售額提升了40%。”陳總神采飛揚,“華強與本邦一直以來都頗受業界關注,這點是可以理解的。在大眾化品牌的行列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品牌是能夠與華強相抗衡的,華強所到之處,其它同類品牌都要退避三舍。可以說,華強樹立起了一個大眾化品牌標兵的榜樣,讓所有的中國人都進入了電燈時代,并真正做到了‘有燈就有華強’。”
“不過,與華強的定位不同,本邦走的是高端品牌路線。所以,本邦不光是為了滿足‘有燈’需求,更是滿足高品質照明產品的需求,從這一點來講,本邦本來就是一種創新,迎合時代的品牌創新。所以說,本邦與華強是適應市場需求,應運而生的,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陳總告訴記者,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燈具產品是有很大差異化的,照明市場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現在,本邦產品已經完全實現了系列化,涉及照明燈具的各個領域。
“也因此,本著創新和差異化制勝的精髓,本邦還將會進一步完善產品線,最終在高端品牌的產品領域樹立起民族品牌的標桿!”
“堅持以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利用為基礎,并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企業及品牌文化建設與推廣方面。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取得了山東、北京、浙江、江蘇、廣東、上海、河北、河南等全國大中城市的勝利,其中山東、浙江、江蘇、河北等表現卓越,山東市場在工程方面更有較大的突破,很好地樹立了標桿。這一切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是整個本邦團隊努力的成果。”陳總表示,除了外圍“兄弟經銷商”有好的表現之外,本邦內部的團隊建設在2006年也實現了質的提升。在人力資源方面,本邦通過行業媒體、電視臺、專業人才市場、內部介紹等多種渠道吸收專才,擴大了人才隊伍,吸引了一大批認同本邦企業文化的優秀精英。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本邦猶如參天大樹,為人才搭建了優秀的平臺。為了提升團隊的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本邦還采取了內外結合的培訓方式,提高在職和新入職員工的培訓,特別是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培訓。為此,本邦聘請了專業的咨詢公司,引入管理培訓,全年舉行的培訓次數約95次,包括管理知識、財務知識、銷售知識、技術維修、安全操作、品質控制等培訓內容,其中有人力資源專家黃享煜、中山大學MBA教授子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邵沖教授等名師主講。在人才使用上,本邦堅持以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利用為基礎,并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企業文化建設與推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