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昂貴的三無產品全裝修房呼喚權威的第三方檢測
- 評論:0 瀏覽:1975 發布時間:2007/2/27
- 房產交易是現代都市社會的消費熱點,它包括購買新房、二手交易、裝飾裝修等。由于它的消費金額動輒數十萬、數百萬,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能是傾其所有乃至借債消費,因此房產的品質是否物有所值顯得至關重要。{TodayHot}在我國,毛坯房銷售有法定的檢測合格證書,而全裝修房卻沒有。然而,據有關方面統計,上海的全裝修房已占到整個住宅建設的50%,如何制定全裝修房裝飾裝修合格標準、設立第三方檢測機制和規范裝飾裝修行業行為,是目前房地產交易中存在的急待解決的難題。
特別昂貴的三無產品
全裝修房的增多是上海房地產發展的一個方向,是城市消費水平發達的一種標志。然而,相對于毛坯房來說,它在裝修過程中的一切操作都由房產商單方進行,消費者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由于住宅裝修手工工程度很高,{HotTag}施工人員技術差異極大,而且流動很頻繁,因此質量很難監控。比如貼衛生間瓷磚,施工人員若偷工減料不刷防水涂料直接就貼瓷磚,誰也看不出來,要到數年后磚面滲漏透潮,懂行的消費者才會恍然大悟。一旦房產商在裝修過程中工程監理人員稍有疏漏,留下隱患,帶給消費者的將是無盡的煩惱。在對裝修質量驗收時出現疏忽,即使質量有瑕疵的比率再低,消費者遇上也是百分之百的不幸。
我們在買皮鞋、手機、電視、汽車等商品時,是不需要聘請專人來幫我們驗收的,因為在這些商品進入流通領域之前,生產者已經按照行業有關質量規定進行自檢,并出具合格證書。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作為特別昂貴商品的全裝修住宅卻沒有任何質量的合格證書,成為無合格證書、無質量標準標示,無完整的保修體系的三無商品。盡管政府一再強調開發商是第一責任人,但出了質量問題后,業主還是不得不在開發商、物業,裝修企業之間疲于奔命。
問卷調查顯示,有高達80%的人對裝修工程的質量與裝修企業的誠信度持不信任態度。
他們認為,如果行業整體質量水平始終得不到明顯提高,大部分裝飾企業始終不能將誠信視為生存根本,那么,它將阻礙房地產業的發展。看來如何提升房地產業整體水平,道路還很漫長。
運用檢測機構維權
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習慣在房產消費的各個環節聘請專業質量檢測機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比如,購買新建商品房,不管是毛坯房還是全裝修房,消費者都可請檢測機構來挑毛病,檢測內容多達數十個分項,數據也有上百個。如果有重大質量缺陷,就要考慮退房或索賠;如果缺陷不是很嚴重,就要求開發商整改,檢測合格或整改后檢測合格了才簽署房屋交接書。這樣,買房者大大掌握了主動權,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日前,記者從國內剛剛成立的第一家專業從事室內裝飾質量檢測的仲正裝飾質量檢測中心了解到,在住宅裝飾過程中,三個關鍵點是很需要有檢測機構來把關的,檢測報告必須要有法律效應。
一是裝修前,先對毛坯房進行質量檢測,這樣做既可及時發現質量缺陷并整改,不使質量缺陷被裝飾工程所掩飾而埋下質量隱患,又可明確開發商與裝潢公司的責任,特別是裝潢公司,使其在面對日后可能出現的裝飾質量糾紛時無法搪塞。
二是裝修過程中,在隱蔽工程封閉之前,對給排水、電氣、部分吊頂等項目進行科學檢測,隱蔽工程關系日后的居住安全,這個階段的檢測非常重要。三是裝修工程結束前的竣工驗收,應對所有的裝飾項目做詳盡的檢測,最終判斷該裝修工程是否合格。
國家新監管機構呼之欲出
由于房地產市場對維權的需要,南京、上海以至長三角地區曾經產生一些民間驗房師,也屬第三方檢測,但大多沒有法律效用。盡管社會監督比政府監督來得更積極,但民營檢測機構的資質及權威性也需要有序的認證和監管。據上海室內裝飾質量檢測中心曹堅站長透露,中國室內裝飾質量工作委員會正在籌備中,政府將把檢測機構作為健全商品房質量管理體系的手段,對全國裝飾裝修企業進行全面的監管。
建設部有官員表示,要通過建立健全商品房交付使用、住房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等制度,著力完善質量糾紛解決機制。開發商也應該象其他產品生產商一樣,對自己的每件產品——每套住宅,尤其是全裝修住宅,出具合格的證書。可委托專業的第三方裝飾質量檢測機構檢測,檢測合格后再出具合格證書。這樣,既可保障購房者的權益,為購房者提供質量保證,同時開發商的權益也得到了保證。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