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課題申報指南
- 評論:0 瀏覽:3248 發布時間:2006/11/20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課題申報指南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精神,加強礦產資源保護與高效利用技術的研究,國家將“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項目列為“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的重點項目,并已通過專家可行性論證。{TodayHot}
受科技部委托,國土資源部作為該項目的牽頭組織實施單位,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項目管理
1.“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由國土資源部、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項目成立領導小組、專家咨詢監督委員會和項目聯合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
2.課題的實施按照《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和《國家科技支撐經費管理辦法》和以及重點項目管理規定執行;
3.根據《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遵循“公開、公平”的原則,由項目組織單位組織有關專家對課題進行評審,擇優委托課題承擔單位。二、申報條件
1.課題申報單位要緊密圍繞申報指南編制課題申報書,超出指南范圍的課題申報書不予受理。申報書表達的課題研究思路要清楚、技術路線先進、考核目標明確;
2.課題原則上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鼓勵大型礦業企業或地勘單位牽頭申報。聯合申報單位各方須簽訂共同申報協議,明確各自所承擔的工作和責任;
3.課題承擔單位應是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條件、運行管理規范、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內資或內資控股企業。{HotTag}
4.課題負責人應是一線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具有副高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研究人員,學風端正,治學嚴謹,申報時年齡不超過55周歲。
5.課題負責人用于課題研究的時間每年不少于6個月。課題負責人只能申報一項本項目課題,若再申報本項目其他課題,只能以參加者身份(不得超過2項)。三、申報材料
1.根據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申報書要求,按照課題指南內容填寫申報材料。
2.課題申報書一律采用A4紙打印,裝訂成冊,一式20份并蓋章(應有法人代表簽字并加蓋公章);課題預算申報書通過“國家科技經費預申報管理中心”網上申報后,一式20份并蓋章。
3.課題申報指南和申報書及相關附件可在國土資源部網站下載:進入國土資源部網站(http:// www.mlr.gov.cn)點擊“重要通知”查看或下載,也可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下載。
4.根據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預算管理的要求,填寫課題預算申報書,同時實行網上申報,各有關單位統一通過科技部門戶網站的預算管理系統進行相關內容的申報,網址:finance.most.gov.cn,書面報送的材料應當由申報系統軟件打印,書面申報材料與網上申報材料不一致的課題不予受理。四、申報時間和報送地點
課題申報自指南公布之日起截止到2006年11月8日(以郵戳為準),逾期不予受理。申報材料請寄(送)到國土資源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
通訊地址:北京市阜內大街64號
郵政編碼:100812
聯 系 人:馬巖,高平
電話:(010)66558411;66558409
附件:
1.“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重點項目課題申報指南
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申報書
3.國家科技計劃課題預算申報書“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
重點項目課題申報指南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將以我國優勢非金屬礦、典型硅酸鹽礦、節能型非金屬礦以及典型非傳統非金屬礦為對象,進行資源合理開發與綜合利用,構建非金屬礦資源高效利用、礦物加工和先進礦物材料新體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支撐礦業持續發展的重大創新技術與裝備,突顯資源利用、加工以及高性能初級原材料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項目分解為五個課題,各課題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如下:課題一.優勢非金屬礦資源(硅灰石、高嶺土、云母、石墨)高效利用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以優勢非金屬礦資源為對象,進行礦高效選礦提純與復合改良技術研究,攻克針狀礦物纖維的表面改性及其在復合材料中的應用技術、高檔造紙涂料用非金屬涂料粘濃度低的關鍵技術、云母粉的提純與剝片加工關鍵技術,創建非金屬礦物粉體超細粉碎-表面改性一體化產業示范基地。
主要考核指標:
硅灰石粉體高性能工程塑料,材料拉伸強度≥130MP,彎曲強度≥180MP,長徑比15-25:1;云母粉徑厚比≥100;高嶺土產品白度≥90%,-2μm含量≥90%,粘濃度≥70%。
經費預算:
本課題的經費預算控制數為550萬元,課題研究年限到2010年。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礎,擁有相關技術專利,長期從事非金屬礦資源高效利用和非金屬礦物新材料研發工作;鼓勵企業申報,具有中試生產能力,企業匹配經費者優先。課題二. 非金屬礦專用分選加工裝備開發
主要研究內容:
大徑厚比高檔云母粉加工關鍵技術,包括水流磨和新型可調壓輪碾機的裝備開發,窄級別粒度分布云母鈦珠光顏料研制;非金屬礦專用濕式永磁強磁選機,專用永磁筒式弱磁場磁選機,專用浮選機,表面改性專用裝備開發。
主要考核指標:
研制非金屬礦專用濕式永磁強磁選機,磁場的背景場強達到0.8T以上;研制專用浮選機系列產品,增大浮選槽容積到4~10立方米;專用永磁筒式弱磁場磁選機機型擴大到Φ900χ1800;表面改性專用裝備實現偶聯劑霧化及噴霧系統自動化程度,給料自動計量;高檔珠光顏料云母粉專用裝備水流磨和新型可調壓輪碾機產出的云母粉體徑厚比70-100、粒度分布2-25μm。
經費預算:
本課題的經費預算控制數為650萬元,課題研究年限到2010年。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礎,長期從事非金屬礦綜合利用和非金屬礦技術裝備開發工作,產學研結合優先。課題三. 鈣、鋁硅酸鹽礦轉型利用與合成制備技術開發
主要研究內容:
鈣、鋁硅酸鹽礦種轉型利用與技術開發,以重要硅酸鹽礦高嶺土、鋁礬土、葉蠟石、紅柱石、硅線石礦、藍晶石,鈣長石、鈣鋁石榴石,硅藻土、鋯英石為對象,進行轉型利用以及高性能初級原材料的開發;以炭素、無煙煤、石墨天然熱學功能礦物為基礎原料,復合氧化鋁力學功能礦物材料,以制取新型非金屬冷卻壁,發揮非金屬協同疊加效應,有效替代大中型高爐傳統鑄鐵、鋼質和銅冷卻壁;人工合成高性能耐火陶瓷原料的技術開發,制備高附加值脫氧劑、微晶玻璃、溜鋼槽、鐵溝料和自增韌氧化鋁高級非金屬礦產品。
主要考核指標:
典型硅酸鹽礦達提質增效,轉型率≥90%,優質礦產品實現延長爐襯壽命≥30%,消耗指數≤30%;開發新型非金屬冷卻壁,延長窯爐壽命3~5年,非金屬導熱礦相摻入量≥55%,綜合成本降低≥30%,接替貴重金屬量(鐵/銅)≥70%,建立全球首條非金屬冷卻壁產業化示范線;人工制備自增韌非金屬礦產品,斷裂韌性比傳統氧化鋁提高1倍以上;以非金屬礦廢棄物制備脫氧劑、微晶玻璃、溜鋼槽,鐵溝料高級礦物原材料,廢棄物資源摻合利用率50%以上,建立人工合成高性能高溫型非金屬礦物原料工程示范基地。
經費預算:
本課題的經費預算控制數為400萬元,課題研究年限到2010年。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具有前期攻關研究基礎,長期從事無機非金屬礦物材料與工程技術開發工作,有經費匹配者優先。課題四. 珍珠巖-蛭石復合節能爐襯利用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以珍珠巖-蛭石高膨脹性非金屬礦物的復合加工,制取新型節能高效煉鋼爐窯絕熱材料。輕質珍珠巖-蛭石復合改造煉鋼爐窯殼體的工程示范,構建一個能減少爐體耗材并節約機械運行能耗、可擴大盛鋼容量并穩定鋼水溫度、減少檢修頻率并提高使用壽命、提高勞動生產率并實現復合資源增效的新一代煉鋼爐窯結構框架和技術支撐體系,確保新爐體大幅度提高綜合節能。
主要考核指標:
珍珠巖-蛭石復合爐襯達到高效節能效果,絕熱復合殼體的綜合節能≥20%,制造成本降低30%以上,盛鋼容量≧17.5%(15~20%),減少爐體重量≤20%,減少爐體砌筑的更換次數,使用壽命≧30%。提交高效節流的產業化示范工程。
經費預算:
本課題的經費預算控制數為400萬元,課題研究年限到2010年。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具有前期攻關研究基礎,長期從事節能型非金屬礦產品與輕質高強保溫材料技術開發工作,能在全國重化工業部門行業中應用推廣并為我國工業節能作表率作用者優先。課題五. 典型非傳統非金屬礦資源開發應用技術研究
主要研究內容:
非傳統非金屬礦資源的非傳統加工的應用技術開發,以典型高硅型海洋沙礫和江河泥砂為對象,進行具有工業價值的礦物加工的技術挖潛;非傳統資源制取高導熱礦物的摻合改性的技術開發,以江河泥砂為對象,進行磨礦、精料、礦化、改性加工技術研究;非傳統高硅沙礫資源制取新型納米孔徑絕熱礦產品技術,以砂礫為對象合成硅氣凝膠前驅體并加工成納米孔、高隔熱功能礦物材料;非傳統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的裝備開發,開發燃氣隔焰氮化非傳統加工爐以及步進推板全連續氮化電熱隧道窯開發,制訂非傳統資源利用的技術標準。
主要考核指標:
非傳統非金屬礦資源達到高效增儲利用,摻合利用率≥85%,高硅型海洋砂礫合成Si2N2O的轉型率≥80%,江河泥砂合成O’Sialon/SiC,轉型率≥85%;改性泥砂礦物原料的導熱性≥15倍,熱膨脹率≤1.24(1000℃),熱震循環次數≥8,建成高密度導熱礦物材料的產業化生產示范線;開發新型納米孔硅氣凝膠高級熱學礦物材料,納米孔細度≤50nm,導熱系數接近0.02 W/m•℃;開發0.6m3步進推板全連續氮化電熱隧道窯與容積≥2m3燃氣隔焰氮化非傳統加工爐;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傳統資源利用國家與行業技術標準,出版熱工設備和技術手冊,完成典型非金屬礦產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應用軟件系統。
經費預算:
本課題的經費預算控制數為500萬元,課題研究年限到2010年。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具有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礎,長期從事非傳統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與裝備開發工作,產學研結合與有經費匹配者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