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三分之二家具制造商在海外設生廠基地
- 評論:0 瀏覽:1437 發布時間:2006/10/19
- 在不久的未來,“Made in Singapore”的家具大概會逐漸減少。
取而代之,“新加坡”和“家具業”兩個概念的關系,將成為“區域的家具設計中心,品牌中心,采購批發中心”,以及“生產基地在國外的新加坡家具商的總部和財務中心。”
負責推動本地企業走向國外的國際企業發展局企業部(生活資材)副署長陳莉鈴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她說:“家具生產是一個勞工密集型的行業,而新加坡的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過高,這迫使商家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更便宜的海外市場。”。
在新加坡大約170多家家具制造商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公司在海外設有生產基地,這些工廠分布在中國、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泰國和緬甸。
根據新加坡家具工業理事會的數據顯示,在出口方面,本地家具商通過國外生產基地出口到全球市場的家具總額一年高達14億新元,但從新加坡國內出口的家具產品只有1億3500萬元。
國際企業發展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包括海外出口、零售和制造在內的新加坡家具業年銷售額是23億美元(40億新元)。
海外市場對家具的年需求仍然維持在年增長7%的水平,這使得從90年代開始,新加坡家具商就開始將發展海外公司的生產和出口成為支撐本地家具商的重要支柱。
包括企發局等機構在內的政府機構,近年也積極推動家具商走向海外的步伐,例如在昆山協助商家成立新加坡家具工業園。
一些在昆山落戶的企業,經過這些年的嘗試磨煉,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掛牌公司HTL國際等等企業。
陳莉鈴說:“即使商家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但并非以中國國內市場為銷售對象,它們大部分還是外銷到歐美,這也使得新加坡企業可以減少直接同中國國內同行展開競爭,仍然將國際市場的開拓放在首位。”
“在出口方面,新加坡主要的出口市場是歐美。這不是說,生產基地遷移了,新加坡就不再吸引國外買家,相反,這些年在新加坡舉行的多個國際家具展,仍然取得良好的回應,并帶動了展覽業、餐飲業和酒店業等服務行業。”
特別是最近東南亞國家大選的進行,使得一些歐美商家擔心安全問題而不愿前往鄰國,而將采購和訂單在新加坡進行,為批發出口商帶來一些機會,這也推動政府回應了家具商的需求,而將家具和有關行業相關公司聚集的雙溪加株,發展成為“家具第一區”,以鞏固新加坡在區域所擁有的優勢。
陳莉鈴認為,即使訂單在新加坡簽署,而出口是在國外的生產基地直接進行,但是新加坡公司作為總部,仍然為海外公司提供財務、市場和管理方面的服務。此外,許多公司仍然保留這里作為區域的產品陳列室,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在不少新落成的商業大廈中,仍然有許多的家具商店,這包括零售商和本地制造商的陳列室。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