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電化鋁燙印的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上)
- 評論:0 瀏覽:1789 發布時間:2006/10/19
- 在進行電化鋁燙印時,經常會出現以下故障:
1、感應脫落
現象:是在燙印印版溫度的影響下,非燙印部分的鋁層也從片基上脫落下來。造成糊版、瞎字,漬邊等。
原因:電化鋁的脫落層適性不佳。若燙印印版壓力,溫度和時間均可,印跡效果也理想,但是非燙印部分總是過分脫落,特別是燙印較大型的圖型寬邊的圖案時,不僅圖案周圍漬邊,圈內較大的非實印部分也脫落,這就是電化鋁脫落層不佳所致。印版溫度過高。溫度超出了正常溫度,壓燙時間又較長時,不但燙印部分膠層被過分溶化,且印版周圍的非燙印部分的膠層也被烤化了。此時,雖然這部分不受壓力,其膠粘物同樣能夠接觸到承印物,因此,使鋁膜不規則的沾在印刷體上。
襯墊物較軟,印版壓力過重。襯墊軟有無彈性,印版的壓力又很重,當印版進行壓印時,其襯墊物有較大的收縮變型,在壓印處形成凹坑,繼續壓印時,印版正面接觸鋁膜,印版側面也接觸到了鋁膜,造成圖紋周圍有鋁層漬在承印物上。
2、脫落不全
現象:指燙印電化鋁后,鋁層沒有從片基上全部脫落下來,而在承印物的色層上,出現一些小白點或花斑紋。
原因:電化鋁自身的弊病。電化鋁膜上有空缺點和花斑紋。鋁層上,膠層上都可能有,則會造成這樣的毛病。
底層是油墨的加入了不當的輔料,是塑料的有硬塊。在印刷較大面積的圖案時,為防止粘臟,在油墨中加入防粘粉劑,這些東西既粗又輕,會懸浮于墨層表面;塑料表面或其內有粒粉,燙印電化鋁時,會粘掉,則出現空白點。
燙印版的溫度不夠。印刷圖案面積大,速度又較快,而溫度不足時,電化鋁膜上的膠層不能充分熔化,則有些地方就不會完整的脫落鋁墨而紙。
工藝操作不當。燙印工藝的壓力,溫度和壓印時間,都應控制在最佳點上,并要協調一致。如有一個因素調節不當,則會出現事故。
還有電化鋁走動的松緊度不當,太松,出現糊版、瞎字、漬邊;過緊、又會出現脫落不全。壓印后,印版與鋁膜脫離過于急促,也會造成故障。
3、色層不牢
現象:電化鋁箔被燙印在被印物上后粘結的不牢固。有些產品經燙印后從外表上看,燙印層的效果不錯,但經摩擦或碰撞時,鋁層就會部分的脫落。
原因:紙張吸收性過強。在紙張上燙印時,紙張纖維組織過于松散,吸收性很強,膠粘劑無法牢固地氈結上去。
底層上有墨層時,油墨中加入了不當的輔料,如凡士林,蠟質劑,造成油墨層干燥不徹底,當表面燙印電化鋁箔時,出現印不上,或勉強地燙印上去,色層不牢而脫落。
4、燙印不上
現象:電化鋁不能理想地轉移到被印物上,即鋁膜上的膠粘劑不能同被印物很好的粘合。
原因:電化鋁的適性不佳。不同被印物,應選用相適應的電化鋁。電化鋁上的膠粘性較低,又薄,被印物表面過于干固,就燙印不上。
紙的堿性較強,而且過于干燥,這樣兩者性質不吻合,膠粘劑不能把紙張足夠的濕潤,因而不能實現理想的氈合。
墊底墨層發生晶化,調配時沖進了透明油墨等并加入了大量干燥油,干后形成了光滑的如鏡的墨層,因此,不能同電化鋁膠層充分親和而燙印不上。
襯底墨層過厚。在疊色墨層上,特別是既平實又光亮的圖紋上燙印電化鋁,容易發生燙印不上。此時,油墨將紙張的空隙嚴密的堵塞住了,并形成厚實而又干固的墨層。
上述四個燙印故障的綜合處理辦法是:
第一,從被印物上予以補救。不管是墊底油墨層太厚,表面晶化,過與干燥,不論紙張的特性不適當等,都屬于被印物(被燙印物)帶來的故障。因此,補救之法是利用印版(墊底印刷版或燙金版)補充一層潤濕劑,就是用透明油或其他連結料物質為主體,再加入易滲或能起緩解作用的一些物質,目的是能夠潤濕承印物的表面,以利于電化鋁的燙印;罩印一層亮光油。墊底墨層不當,或是原紙適性不佳,只要罩印一層以聚合物松香配制的亮光油,特別是邊上光邊燙印的辦法,就能排除上述許多故障。